第467章 关中(1 / 2)
回程的军马入了关中,沿途的关中百姓们更是热情。自胡一天复国以来,百姓们地日子陡然好过了许多,而且也自由了许多,百姓们都是朴实的,谁对他们好就敬爱谁,所以听闻胡一天平定天下回返关中,那是整一个万人空巷:大军所过之处,无数关中父老簟壶浆食,欢迎得胜地雄师。
一时间,过于热情的百姓们也给胡一天添了一点烦恼,每天车驾慢得像驴拉一样不说,就是天天要笑迎万千百姓,就足以让胡一天的脸颊屡屡抽筋了。
过了潼关,原本七八日的路程整整走了十五天,得胜地雄师方才回返咸阳。一进咸阳,那气氛更是不得了:咸阳附近的飞凤国民众几达百万人都居集在城中,从胡一天车驾一入城门开始,那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直震得胡一天的耳膝都阵阵打鼓,不禁有些骇然:“百姓们地热情真的有些恐怖啊,幸好这是欢迎自己的。要是反对自己地,便是有百万雄师也会被淹没得无影无踪啊。”胡一天心中憔然,想到了一句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顿感自己责任之重大。
百万咸阳民众一直将胡一天的车驾送入皇宫,方才恋恋不舍地各自散去。不久,宫中传来皇令:飞凤国上下,不分官民,举国欢庆三日。
消息传出,咸阳轰动。飞凤人好酒,但平时不许酗酒,所以一得了这么个好时机,咸阳城内大小酒肆那是尽皆爆满,觑筹交错之声那是整夜不绝。
三日后,胡一天升朝,承相萧何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胡一天点了点头,笑道:“可是联去后,国中有疑难之事?”
萧何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臣和朝中诸公商议了,皆认为陛下平定乱世、再定天下,其功之大。旷古绝今,非举行盛大庆典祝贺不可。另陛下原在帝京的登基大典极不隆重。不足以彰显陛下赫赫战功,所以臣等联名上奏,为陛下重新筹备登基大典。”
“这……”胡一天有些犹豫,沉吟了片刻道:“承相。有此必要么?联已经在帝京举行过登基大典了,若如此做恐有劳民伤财之嫌。”
赢忌闻言出列道:“陛下,帝京乃是东都,而咸阳才是正都。只有在咸阳举行了正式的登基大典才合乎礼法。而且陛下在帝京举行登基大典之时,天下未定,所以此大典威望不足,如今天下一统,万民景从,也理当举行更正式的登基大典。”
“臣等附议。”众朝臣一起拜倒,一片附议之声。
胡一天听了也有道理,在咸阳重新举行更正式的登基大典,不仅有礼法上的必要,更有宣示自己为全天下正统的作用,此非帝京的登基大典可比,想了想道:“既如此,那联也不便却了诸卿颜面,允准了便是。但是,萧爱卿,国库经过连番征战,尚有余力否:伏苏做事比较务实。不想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萧何道:“回陛下,目下关中大定,生产恢复,且有前番抄没地大量奸党家产作底,所以国库尚有余力。”胡一天想了想道:“好吧,萧爱卿,这样吧。联给你一个月的筹备时间,花费也控制一下,无须过于铺张,只须将气势做出来便可。”
“请陛下放心,臣必定精打细算。另外,范承相询问是否可以从巴蜀返回咸阳?”萧何道。“嗯,让他回来吧。范爱卿在巴蜀经营十余年,大有成效,不仅物丰民饶,更是联征战大军最大的粮草供给地,与国与国皆有大功啊。”胡一天想想范天石年纪也不小了,该当他回咸阳享享清福了。”是,陛下。”萧何也高兴地点了点头。
至此,在萧何等人的努力筹备下,整个咸阳城的大小官衙皆在为登基大典所忙碌着,而这场大典亦将正式宣告一个崭新帝国的诞生。
一个月后,登基大典筹备完毕,除身体不适、不能远行的王贲仍留在太原养病外,其余能赶回来的朝中重将名臣俱各赶到咸阳,参加胡一天的登基大典。
这一日清晨,天空秋阳高照,一片碧蓝,正是举行盛大庆典的大好时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