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访客不绝(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竹染就只身回来了。

“姑娘,平陵县令薛晖求见。”

“不见。”

平陵、县令、薛晖、求见。

不见。

温一诺发现这每两个字他都明白,连到一起他倒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虽然钟吾说了不见,但竹染想起薛晖的神色,却还是多嘴提了一句,“奴婢已经和他说了姑娘有客到访。他说他可以等。”

“呵。”竟这般有执念?钟吾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他可有说是什么事情。”

“他说姑娘莅临溧阳徐州二府,他身为平陵县令,理应拜访。”

这话说的,应该是知道钟吾的身份了。

“功课做得倒是足。为官若也能有这份心就好了。”钟吾用指节轻敲石桌,“你和他说,天色已晚,我也倦了,不便再见客。他的心意我知晓了,若还有什么事,告诉你也是一样的。”

“诺。”竹染领命而出。

温一诺看的啧啧称奇,一句倦了,就打发走人家平陵县令,沈释这是从哪儿招来了这么大一尊佛?

但既然将钟吾看做自己人了,他也就直言不讳了,想到哪问到哪儿:“钟姑娘果真是出身名门啊,我等还是少些见识。我和崔晟也是相识已久,先前觉得他出行已经算是大排场了。

毕竟前些年没被识破身份时他还算收敛,就是吃穿用度地讲究些。后来沈兄认出墨阳剑连带着他的家世被人查出后,也就破罐子破摔了,经常性地带着三五个侍女小厮的。

但和钟吾姑娘相比根本是不够看的。就算是他这个小伯爷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让县令上赶着拜访,你却还给人家县令吃闭门羹。”

钟吾不接这话,只是评价道:“为官者,有空蝇营狗苟,倒不如静下心来做些利于民生的尺寸之功。”

沈释却说,“我看那薛晖倒不像是曲意逢迎之人。”

钟吾点头,“我知道,看样子他也是出身清贵之家,又带有京城口音。虽不知是何功名,但京城的世家子弟,稍打个招呼,不至于外放到此。可见他也是想做出一番实事的,自愿离开京城,想荫庇一方百姓。但他能认出我,恐怕还是对朝中各方势力有过一番衡量的。”

这个薛晖是投机倒把,还是择木而栖,还不得而知。

然而这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朝中党争严重,钟吾无意掺和其中,更无意拉拢官员,去培育自己的势力。无论他是想做什么,在她这儿,都不会得到他想要的。又何必浪费彼此的时间呢?

“他是京城人士?那你之前不认识么?你们名门贵胄之间不互相串门子么?”问话的是温一诺。

“霖儿不是说了,我们从朔方来么?”

温一诺看了一眼沈霖,他正一本正经地托腮看着他。

温一诺伸手给他顺了顺毛,沈霖竟然也没躲,温一诺顺手揉了他脑袋两把,装作毫不经意地问道:“那你到底是不是崔晟的表妹啊?”

“不是。”

“不是?那濯剑大会上,抱残山人为什么说你是安乡伯府的表小姐?”

“我生于永平六年,比阿晟长一岁,怎么可能是他表妹。”钟吾轻笑,“但我确实和他有表亲——我姨母嫁到了他们家。”

“永平六年?”温一诺自知失态,但还是按捺不住地惊讶出声,她二十有一了?

温一诺绝非迂腐之人,但是大魏女子十三四岁就嫁人的比比皆是,钟吾既然出身勋贵之家又怎么会年过双十仍是未嫁的女儿?看她的言行举止,温一诺想到了她或许已经不是二八少女了,但也没想到她竟然二十一岁了。

但若如此直接问,不仅交浅言深了,而且极其失礼。

温一诺一揖告罪,难得的不再言语了。

沈释又给钟吾添了一杯茶。沈霖就那么卧在他二人身边,仰头看看钟吾,又看看沈释,然后一手握着一个人的衣角,偷偷笑着。

竹染再次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静谧美好的画面。

“又怎么了?”钟吾观她面色有异。

竹染行了个万福礼,“薛晖说是他思虑不周了,叨扰了姑娘,不过他也只是想来姑娘这儿问个安。

毕竟如果知道姑娘来了,却还要装作不知,那就太冒犯了。您如今既然忙着,他便告退了。”

钟吾点头,“那为何这幅神情?”

“程知慎的夫人来了。正在院外。”

钟吾有些头疼,她已经有好些年没跟这些内宅妇人打过交道了,实在是不想去应付这种事情,但是客居在人家府上,又不得不见。

“可需要回避?”沈释问着。天色渐晚,他和温一诺两个成年男人在未嫁姑娘的院子里,终究不太好。

钟吾摇摇头,叹了口气。虽说早就知晓离开朔方好日子就到头了,但是当这些事情真的找上门来的时候,还是犯懒啊。

本来钟吾觉得走趟江湖很好,没人知道自己是谁,能随意些。谁曾想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又要见这些个官家女子了……还是朔方好,没那么多规矩,也没那么多虚与委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