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萍水相逢(1 / 2)

加入书签

是夜,郡守府安静无声。月没在云里,无风无息,草木沉寂,灯火清冷。

君瑶回了青竹苑,躺下后睡得无知无觉。这郡守府的变幻,黑暗中的潮涌,都与她毫无关系。

许是放下了担子,这一觉睡得很长。次日醒来时,天已大亮。

郡守府的案子已了,君瑶也该离开。离去之前,好歹也应向明长昱辞别。她穿了游廊,朝明长昱居所而去。

昨夜他一身深色衣服,气势峻然,而此刻他身着常服,坐在廊下翻阅卷宗,气息倒是温和近人。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抬起头,说道:“来看看这卷宗。”

君瑶走到他身前,快速看了卷宗,神色平淡:“这是唐菀的口供?”

“唐菀已是万念俱灰,我命人连夜审问,她自然一一交代了。”明长昱指着卷宗字迹一行,说道:“暗杀你的船娘,便是唐菀安排的。”

君瑶稍稍蹙眉,也没太讶异,只是淡淡道:“她倒是有些手段。”

“官宦之家,不比寻常人家,”明长昱冷冷地说。

君瑶不置可否。

风卷过,吹拂案上书页,君瑶无意间扫过,认出其中几本奏折。粗略一看,似乎是弹劾唐仕雍的本子。

明长昱随手将本子合上,用镇纸压住,说道:“身在高位,便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郡守府嫡女被害,其中纠葛原委,只怕早已流传出去。有心人,自然坐不住了。”

君瑶神色平静,只作沉默。

可自古以来,官场便是如此。沉浮不定,荣辱难测。唐郡守嫡女折辱百姓、仗势欺人,最终致使民怨,造成惨案,害人害己的消息,只怕已不胫而走,或已上达天听了。

她无声思索着,该如何向明长昱辞别,踌躇半晌后,直接了当地说:“侯爷,此案已了,民女也该离去了。”

她微垂着眸,只觉得似安静了一瞬,片刻后,才听他说:“也是。”他让人收捡了卷宗,又看了看明昭,明昭立即捧出一个锦囊,看起来挺沉。

明长昱将锦囊递给君瑶,说道:“这是你的酬金。”

君瑶也不推辞,沉甸甸的锦囊有些铬手,看来分量不少。她有些欣喜,暗中掩饰着,可那双漆黑明亮的眼睛,让人看了十分清爽。

“家住水清?”他起身,问道。

君瑶丝毫也不意外,能让她查案,只怕早已对她了如指掌。

她颔首,说:“是。”

明长昱说道:“正好我要离府办事,顺路送你一程。”

未至正午,天朗气清,不久光景后,君瑶便与明长昱乘坐马车离开郡守府。

街头正值喧嚣,人声鼎沸,马车穿梭于如织行人中,款款向河畔而去。

君瑶跪坐于车内,明长昱坐在离她咫尺之处,凝神查阅卷宗。

这城内的百姓都很有眼力,一看车架便知车内之人身份非富即贵,故而小心地避开,一路上畅通无阻。

车帘随风而起,君瑶瞥见一家点心铺子,连忙说道:“侯爷,就送我到这里便好。”

明长昱抬眼,扔下卷宗,说道:“无妨,你下车去买就好。”

话音一落,车夫便将马车停靠在路边,君瑶立刻跳下车,进了店铺。

铺子里萦绕着甜香味,刚出的点心带着热气。君瑶挑选了几种甜而不腻,且易消化的茶点。让小二包好,结账时才知道这点心还真不便宜。

好在君瑶有锦囊,她叫小二稍后,回马车上取了锦囊,打开后才知里面装的是金闪闪的金子。

她愣住,乜了明长昱一眼。

金子可不能作为钱物直接交付,需要兑换。

“怎么?”明长昱见她蹙眉,目光发直又为难的盯着锦囊,心下便明了。

于是明昭利索地进店付了钱,将点心交给君瑶。

君瑶回了车内,分出一半点心,放在小案上的白玉盘中,“侯爷,这家店铺是蓉城有名的铺子,这些点心,就当给你尝尝鲜。”

明长昱唇角轻扬,随手拿了一块放嘴里,眉眼带笑,神色却还不错。

君瑶收好锦囊,正欲放下车帘,动作却微微一顿。

目光所及,人群之中,有一对男女,两人都戴着维帽,进了对面一家首饰铺。那男人一身锦衣,行动颇有些拘谨,左右环顾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入了店。身侧紧随的少女满面欣喜雀跃,入了门后,双眼一亮,飞蝶似的,蹿到首饰货架中。

君瑶眯了眯眼,看向那锦衣男子,他似有些身份,入店后,小二便引了凳子,还上了茶点,好生伺候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