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身死蒙冤(1 / 2)
京城洛阳,耿弇收到弟弟耿舒的来信,觉得事态严重,立即上奏朝廷。
刘秀拿到耿舒的信件,只见上面写着:
“当初我曾上书建议:我军若先打充县,尽管粮草运输困难,但兵马前进无阻,大军数万,人人奋勇争先。只要拿下充县,苗人匪首一个也跑不了。
如今我大军竟在壶头滞留,官兵忧愁抑郁,行将病死,实在令人痛惜!此前在临乡,敌兵无故自来,如果乘夜出击,就可以将他们全歼。
但马援无谋,就像个作生意的西域商人,所到之处,处处停留,这就是我军失利的原因所在!现在果然遇到了瘟疫,士卒病死大半,一如我之所预料!
恳请兄长转奏圣上,适时定夺!”
刘秀大怒,派梁松乘驿车前去责问马援,并就此代理监军事务。
梁松心中大喜:
“马援老儿!你也有今天!你今日落到我的手里,定叫你生不如死”
梁松星夜兼程赶到壶头时,却只见马援身盖白布,躺在一副担架上,军中众将士一片哭啼之声。
梁松揭开白布,看了看满身被捅的像马蜂窝似的马援,心中不满,
马老头,当真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夙愿了,可惜,你得罪了我梁松,还想当英雄,老子偏叫你当狗熊!
梁松立刻给刘秀上书,言称:马援拥兵自重,不顾众将反对,一意孤行,致使大军滞留壶口,感染瘟疫而死者过半。
刘秀得报,令梁松调查详情后,立即回京复命
又令谒者、南阳人宗均任征南大军监军,主持军务。
梁松一直拖延等到宗均来到,升帐议事完毕后,才迟迟离开。
当两副棺材并排摆在新息侯府,蔺念薇万念俱灰
长子马廖私自报名参军,军中将士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得知他的身份,将两具尸骨一并送回,蔺念薇扑在两付棺材面前,心神俱碎,哀痛欲绝。
“夫君,我素知你立下,马革裹尸,不死床馈的志愿,我以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可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我还是难以接受,夫君,你放心,我会听你的话,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照顾这个家,好好的呵护孩子们,让他们长大成为你那样的英雄。”
“廖儿,我的孩子啊,你才刚刚20岁,马上要当新郎官的人了,怎么那么淘气呢,廖儿,你是为娘的骄傲,是我大汉的英雄,是弟弟妹妹的榜样,你到了那边,要乖,替我好好照顾你的父亲,廖儿…”
蔺念薇,悲不自已,泣不成声。
圣旨到
马家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约:
伏波将军马援,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沽名钓誉、贪功误国,致使南征大军滞留壶口,感染瘟疫兵士过万,马援拥兵自重一意孤行,辜负圣恩,着令将马援免职,收回新息侯印绶,罪交三公府议处,家属候案待勘。钦此!
那梁松在五蛮溪迟迟不归,利用职权在南征军中大量搜集“罪证”,随后急忙赶回洛阳复命。
回京面圣后,他攻击马援“沽名钓誉、贪功误国”。
梁松还授意某些人上书揭发马援,对其恶意诬陷:“马援,搜刮了很多上好的珍珠和犀角,整整装了一马车,满载而归。马家人,既不报告朝廷,也不献给圣上,岂非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真是目无君父,大逆不道!”
可怜马援一生光明磊落,死后还被小人泼了一身脏水,他们所说的珍珠,不过是侥幸逃脱的兵士,听闻马援遗言,薏米可以解瘴毒,希望可以在京城栽种,才自发筹钱,买了一车薏米,随着马援尸骨一起运回京城,已慰将军在天之灵。
此刻,那车惹事的薏米,正安静的呆在后院马厩旁边。
蔺念薇跪拜完毕,一脸不解,刚经过丧夫丧子之痛的她,却迎来了更大的打击,但他坚信马援的人品,绝不是那种贪赃枉法之徒,她颤颤巍巍的柔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