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家徒四壁(1 / 2)

加入书签

“快来人啊!有人投湖了!”

初夏夜晚,寂静的山村,忽然有人扯开嗓门大喊一声,像是油锅里滴下一滴水,整个村子顿时就炸了锅一般。

村子里男女老少争先恐后从石板村道上跑出来,甚至有的还端着饭碗,提着油灯,举着火把,皆张望着仿佛能吞噬人的翠湖。

叶家村整个村子以翠湖为中心,宅子都围着翠湖向四周散开建起。

很快投湖之人被捞起,大家认出是村里叶福田家孙女叶青青,大家面色各异,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叶家近来那点事。

“作孽哦!她爹叶二郎才死了一个月,这闺女咋也想不开?”

“还能咋地?她爹死了,她奶奶钱婆子自然视二房的孤儿寡母为眼中钉,我听说钱婆子见钱眼开,要将青青卖给镇上的胡老爷当小妾,这不,青青也是个性子刚烈的,直接就寻了短见。”

“钱婆子的心也太狠了,为了钱这是要逼死青青啊?她这样做,良心亏不亏?”

“亏心?她男人叶福田都闷不吭声,叶家不就她说了算。二郎去岁秋收后被拉壮丁去服役,有去无回,留下三个孩子,如今周氏肚子里还有一个要生了,眼看着五张嘴等着吃,这一家子没个壮劳力放谁家也是拖累,钱婆子早就容不下他们了。”

“叶福田这是放弃二房啊,二郎死了,他还有叶大郎和叶三郎,大郎是长子,十二岁送到镇上跟师傅学了两年木匠,有个吃饭的手艺,能给家里交银钱,可大房一家惯会偷奸耍滑,活都捡了轻闲的干;三郎是幺儿,如今在镇上私塾念书,娶个媳妇也跟着伺候,吃用全靠家里养;只有二郎,老实巴交的,爹不疼娘不爱,娶了个娘家没靠山的周氏,夫妻两整天在田地里刨累死累活不得一丝待见。”

“可不是?不然抓壮丁上前线打仗,能让叶二郎去送死?怪就怪周氏命不好,大儿子打小就傻了,又连着生了两个赔钱货闺女,钱婆子能放过她?”

“哎!可怜周氏命苦,年纪轻轻没了男人咋活啊?孤儿寡母的,难熬的日子在后头!”

……

“我的天爷啊!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刚死了儿子,又让我死孙女。”众人口中的钱婆子人还没到,远远传来她哭天抢地哀嚎,太过夸张反而像是做戏似的,让人众人翻白眼。

“奶奶,我二姐还没死。”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小猫似的哭着道。

“死一边去,你个小赔钱货!”

“娘,青青还有气儿,求您请大夫救救她。”一个挽着妇人发髻的中年妇女哭着挤进人群,高高隆起的肚子像是随时要将她瘦弱的腰杆压断一样,跪在落水女娃的身边,哭着哀求钱婆子。

古代即便是殷实之家请大夫看病都是件极奢侈的事,何况是一般庄户之家,让钱婆子掏钱给她讨厌的赔钱货看病,简直是要她命。

此时钱婆子正恨透叶青青投湖坏了她赚钱的大计,还想她掏钱,简直是痴心妄想。

“滚开!都是你这个丧门星,克死我儿子,现在又克死我孙女,我们老叶家没你这种媳妇,这贱丫头死了也是你害死的。”钱婆子精明的眼神闪过浓浓的厌恶,抬起一脚踢开周氏,狠狠的啐了周氏一口唾沫星子,破口大骂。

“若非娘要卖掉青青去做妾,她能投湖吗?青青也是您亲孙女,求求您拿钱救救她,我给您磕头,这辈子下辈子都当牛做马报答您!”钱婆子长年下地干活,力道不小,踢一脚,周氏疼的浑身发抖,脸色苍白。

钱婆子见周氏死咬着不放,脸色难看至极,破口大骂,“你个贱人,含血喷人,老娘好不容易给她寻了个好亲事,嫁到胡老爷家是去享福,她要死要活的,死了干净,要我出钱,没门,一个子儿都没有。”

胡家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富户,祖上三代开米粮行,尤其是胡家第一代家主,胡记米粮行还开到京都。

胡老爷是胡家第三代家主,听闻前阵子胡家不知遭了什么邪,胡老爷的小妾孩子都离奇惨死,最近正十里八乡寻找八字相合的年轻女子,娶一房小妾冲冲晦气。

说得好听是去娶小妾,说难听点是去挡灾祸送死。

这个年代,庄户人家虽贫穷,但把名声看得极重,寻常人家也不愿意女儿去给人做妾糟蹋,更怕被人戳脊梁骨骂。

胡家开出二十两聘礼的诱人条件,有人跃跃欲试,但都在观望之中,唯有钱婆子,上赶着将自己的亲孙女嫁过去换那二十两聘礼。

叶家在叶家村算虽不算殷实之家,但也算中等,家里盖了五间大瓦房,家里有十二亩上等水田,十亩上等地,五亩荒地,五亩旱田,一年下来也有十来两的收成,但架不住叶家张嘴吃饭的人多,下地干活的少,还有个烧钱的叶三郎。

叶三郎狡猾机灵,嘴巴甜,很得钱婆子欢心,从小就送到学堂认字,如今正在镇上的私塾念书,钱婆子一直坚信小幺儿会出息,便让全家勒紧裤腰带给小幺儿省钱省粮,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叶三郎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在村里扬眉吐气。

这不,家里的钱都给叶三郎交束脩,叶大郎家两个儿子到了说亲的年纪,拿不出钱,没人愿意将闺女嫁过来,钱婆子就打起叶青青的主意。

叶青青嫁过,省下嫁妆,省下口粮,还能得到胡家二十两聘礼银子,要知道庄户人家埋头苦干三年也未必能剩下二十两,钱婆子怎么可能不动心。

“娘,那胡老爷五十多了,您怎么能将青青往火坑里推?”

“你这个贱人,不识好人心,我打死你。”钱婆子被说得没脸,气急败坏,直接一巴掌狠狠扇在周氏脸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