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0 章(1 / 2)

加入书签

“该怎么做?”卢父拿着大网问卢桢。

“我看视频里, 就是拿着大网在水下一直用顺时针在冰下搅动。”卢桢做出搅动的动作,“但是搅动多大幅度,搅动多长时间, 我都不知道。”

靠冰下水中缺氧, 搅动冰下水流来聚集鱼群捕鱼这个原理,需要好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是确认这个水下得有鱼, 这一般都得靠老渔民才能做到。

最基本的, 就是拿着网兜搅动水流的人, 得有力气。

卢桢也不知道需要搅动多久, 多大幅度,毕竟她只是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知道这样一个原理, 从未操作过, 这都得需要他们自己自行摸索。

其他人也都好奇的看过来,在卢父拿着网兜, 走向冰窟窿的时候, 男孩子们都好奇的看过来,除了太小的,怕掉入冰窟窿里不安全的孩子, 稍微大些的少年,都围了过来, 想看卢父怎样捞鱼。

“卢叔,这样真的捞到鱼吗?”

鱼该有多笨, 才能被这样的渔网轻易的捞到啊?

他们都觉得这太不靠谱了, 还不如钓鱼呢。

但因为是卢父,他们虽然觉得不可能, 可还是跟过来看。

因为他是卢父啊。

冰上很多很多别的难民,见到他们这边的动静,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专注的凿着自己的冰。

在生存面前,他们失去了一切好奇,只对关于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事情感兴趣,他们甚至已经完全没有了好奇的力气。

缺水、饥饿、寒冷。

每一样,都在时刻可能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在命都随时可以失去的逃荒路上,好奇是那样奢侈的一件事。

他们看着卢父将网兜浸入水下,然后开始顺时针搅动冰窟窿。

周围围着很多人,他们都好奇的看着卢父的举动,不懂这样的举动,如何捕鱼。

看着冰窟窿附近聚集这么多人,卢父又开始有些腿软,招呼大家:“都围在这里做什么?都岸上去!事情都做完了吗?”他叫住力气最大的王耕牛:“耕牛,你来,就像我刚刚那样,沿着一个方向,一直搅!”

他将所有人都赶走,将绑着网兜的竹竿递给王耕牛,叫卢桢:“桢桢,拿根绳子来!”

他到底是觉得站在冰上很不安全,用绳子系在王耕牛腰上:“站在冰窟窿这里太危险了,一旦掉下去救都救不回来,身上绑个绳子安全一点。”又挥手对其他人说:“都走开,其他人都走,刚刚掉下去的人你们都看到了,这么厚的冰,掉下去飘都飘不上来!”

王耕牛腰上绳子绑好后,就照着卢父说的那样,一直搅动,他也不知道需要搅动多久才行,反正卢父不说停,他就一直搅动不停。

卢父就抓着绳索,搅了一会儿,就问他:“感觉怎么样?有鱼了吗?”

王耕牛也不知道。

“你感受下网重不重不就知道了吗?搅动越来越沉,说明网里就有鱼了,搅动的不沉,和开始的感觉一样,那肯定就没鱼啊?”

这种感觉也说不好,因为越是搅拌到最后,胳膊越酸,网自然感觉越沉,但里面有没有鱼,其实不知道。

卢父就想让他起网,其他人也都想让他起网,都很期待的看着王耕牛。

因为是卢父的主意,大家都对这样网鱼的方式抱有很大期待。

“哪有那么快啊。”卢桢也在卢父身边,手里抓着绳子,以防万一,“搅动水流之后,氧气增加,附近的鱼群游过来都需要时间呢,起码得一炷香吧?”

一炷香,也就是半个小时,一直保持搅动水流的动作,一炷香的时间,是非常耗力的一件事,十五分钟的时候,王耕牛的胳膊就已经相当酸了。

还不到半个小时,王耕牛额上已经冒出很多细汗,胳膊已经撑不住了,喊:“卢叔,网兜太沉了,我快搅不动了,感觉里面有鱼!”

“顺子小戚,快快,系上绳子,帮耕牛拉网!”

张顺和戚阳朔都莽的很,根本不系绳,走到王耕牛身边,接过竹竿一起拉网。

卢桢和卢父都喊:“系上绳,把绳系上!”

可这时候谁还有心思系绳啊,全都在全力往上拉网。

网在水里的时候,不是最难拉的,什么时候最难拉?快要出水的时候。

尤其冰窟窿的洞口还没那么大。

三个人根本拉不动:“大壮、二狗,快快快,感觉里面好多鱼,快来帮我们一起拉!”

这下少年们都激动了:“我来!”

就跟儿歌里的《拔萝卜》似的,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抱着一个的腰,往后面拽。

看的卢父和卢桢心惊胆战,生怕这么多人在冰上使力,一不小心,冰就裂开了,或者谁就掉到冰窟窿里去了。

都没系安全绳。

若是一块完整的冰可能还不需要这样的担心,可是有了冰窟窿之后,这附近的冰层就已经受损,是非常容易裂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