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李夫人畅想举人娘(1 / 2)

加入书签

陈老爷当天和赵千户一醉方休,不省人事,连自家派过去接人的小厮都不认得了。陈老爷还好,糊涂了点,却不会撒酒疯。赵千户则当场给自家下人耍了套拳法,虎虎生威,把几个汉子都唬的不敢上前。

等终于消停下来了,陈老爷边上轿边朝身后喊,“回......回头继续.....继续.....喝啊!”

赵千户睡的直打鼾,却不知道在做什么梦,大叫道:“酒!喝!喝!”恰好回了陈老爷的话。

李夫人懒得见个酒鬼,就让留福把陈老爷抬去了前院书房,但又赶忙让厨房熬些橘皮醒酒汤来,预备着陈老爷醒了消头痛。

陈老爷第二天起来,汤喝完了,却依旧借着喝酒醒来身体不适的理由,好些天都没有去县衙,在家里窝着。

他对李夫人抱怨道:“之前没当上官儿的时候,只觉得这知县老爷如何威风。如今自己成了县丞,却觉得还不如安安生生当个行商呢。”

李夫人对着窗口配了下手上丝线的颜色,安慰道:“左右咱们这县里也不出什么大案,上头又无人管着,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据说京里面那些大官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进宫,岂不是更劳累?”

陈老爷笑道:“若我真是那些大官们,每天早起就能大把银子揣头里,我保准比他们起的还快呢!你道他们真心为公?”

李夫人嗔怪的看了陈老爷一样,低着头继续绣起手上的东西。陈老爷瞅着这游鱼戏莲的花纹不太像是她平时会喜欢的,便问道:“你与谁绣肚兜,穆哥儿还是三姐?何苦自己来,让丫头去做吧。”

“穆哥儿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贴身的东西,旁人是动也不动的。大冬天的内衣都要自己洗,更何况这肚兜了。”李夫人揉揉脖子,叹道:“现在连三姐儿和他在一起久了,这习惯也越来越像。只是还好穆哥不嫌我这个当娘的腌臜,还肯穿一穿我做的衣服。我就给他做几件,省的他夜里着凉。”

陈老爷道:“穆哥儿这孩子我看不错,不像他老子我,爱读书。特别是硕哥一来,每天二哥长二哥儿短的,这学业上更加进益了。”

说起学业,李夫人就想起了新请来的举人西席,“今年八月乡试,明年便是会试,这先生教书认真,可惜也只能呆到年底了。”

陈老爷却也正在想这件事,便道:“向县学风不振,我也好容易才找到这么个举人当先生。不过好歹也让他们看看什么是读书人,学学下场考试的经验,回头自己考童子试的时候,也能用上。”

李夫人不禁艳羡,“咱家两个哥儿,不论是哪个考上个举人,我也是举人娘了,回头回娘家去了,好歹也能炫耀炫耀。”

陈老爷摇摇头,玩笑般道:“我这个县丞还不够?你大哥年岁与我差不多,当年考中秀才颇看不起我,不准我娶你。可如今他这些年也未曾考上举人,只好歹补了廪。”

李夫人撑不住自己娘家人不给力,就告饶道:“好好好,我却是漏了你这个顶梁柱了。来,吃了我这盏赔罪茶吧。”

二人在屋里说的正欢,薜荔便也不好意思进去,只和迎秋打了个照面,悄悄的转身离开回屋了。

之前给李夫人当丫头的时候就是每天读佛经,如今成了小姐,这个职责也没有落下。她还是照常来,日日过来要么念会子经,要么陪李夫人说说话,做些活计。

不过陈老爷在时,薜荔就不会进去了。毕竟人家夫妻恩恩爱爱,她个大电灯泡往哪里一杵,这是要让谁不痛快?

她见天色也早,直接回屋子也怪没意思的,小刘妈妈又正在看家人媳妇缝制夏衣,过去也是捣乱,就直奔着大姐儿房里去了。

大姐儿屋子是三间正房,地方宽敞。一掀帘子进去,抬头便看见张极大的榆木书案,和后面的架子一样,磊磊的全是各种书和画轴。

薜荔见人不在,又听到有声音,便往左边屋子看了去,却发现大姐儿正和个尼姑在下棋呢。大姐儿下的十分迅速,步步紧逼,气势如虹,对面带着灰帽子的尼姑却紧皱着眉头,似乎马上就要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