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汝嫣一从书房转出去,先寻了个僻静转角的石凳坐着缓了缓心神,紧接着又听到拖拽吴氏出门的动静,便有意避着没出去,直待外头稍微安静些了,才起身往回走,迎头就见到姜湑和蔚广洲从外头走进来。

姜湑一早得了景大娘子的知会,带着小猴子避了出去,因着蔚广洲前一日没访着妙善,又陪他往城外去了一趟,一来一回的费了些时候,再得到消息赶到家里时,已经晚了。

姜湑一见汝嫣,火急火燎的冲了几步到跟前,一叠声问:“怎么闹出这样的事情?现在如何了?这些差役......是要走了吗?婶母她......有没有个结果?”

“你别急!”蔚广洲拍拍他的肩膀,他是听说姜家出了事,特意陪着姜湑回来的,此刻见汝嫣眉眼倒比姜湑镇定,开解朋友道,“凡事必有因果,着急能解决问题吗?怎么还不如你妹妹稳当?我看不如我先陪你去拜了姜伯父,了解了解情势,看看有没有什么我能出上力的。”

有了上次在山里的“仗义”,汝嫣见蔚广洲倒不那么拘束了,蹲身福了福,“蔚家哥哥好。”

蔚广洲略微颔首,“姜妹妹身体无碍吧?今日的事,想来也跟着着急上火了。”说着抬手向汝嫣耳侧指了指。

汝嫣抬手一摸,才发觉不知何时,簪在发髻上的一朵珠花松了扣,和一缕发丝牵绊着垂到了耳边。

汝嫣忙顺手抿了下来。

“他怎么在这儿?”姜湑忽然道。

蔚广洲侧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见蒯诩背手站在书房前的石阶上,一直望着他们,见被他们发现了,不过略微勾起唇角点了点头,也不打招呼,便转身跟着收尾的几个衙役从另一侧往外头去了。

蔚广洲挑挑眉眼,浅笑不达眼底,“幸亏牧三郎不在这里,不然又不知要跳脚骂成什么样子。对了,你找人和他说了没有?”

几人说着话向里面走去。

姜桓节走到范氏院子前,姜白习惯性的在院外站着没动。

姜桓节只身上前扣了扣门,半晌里头才传来一声询问:“什么事?”

姜桓节竟一时语塞,顿了顿,呼出一口气才轻声道:“轻烟,是我,今日家里出了些事情,还闹到这边院子里......我就是来问问,华弦她......怎么样?”

严轻烟在门边站着,冷眼睨着门外方向,牙关紧紧咬着,“挺好,不劳家主费心。”

姜桓节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攥拳横在胸前,面对着这个从年轻时就没待见过自己的丫鬟,也是无可奈何,碰了一鼻子灰,对着门兀自点点头,也不管里头能不能瞧见,“那......你好好照顾她,有什么......”

没等他说完,里头便丢出一句冰冷的“恭送”。

姜桓节眼皮都跳了一跳,默不作声的踱出来。

姜白看他快到院门口,小跑几步迎上去,又跟着一起走出来,轻声道:“范小娘要静养,这么些年了,您怎么还......”

姜桓节走到一棵树下,皱眉问:“虽说是静养,可这连风也不见,我总觉得不是个事儿,上次请大夫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说?”

姜白掐掐手指,半是嘀咕的说:“还是过年前了吧,这年头也太多了,贾大夫说诊不诊脉都是一个样,左不过不好不坏的将养着,范小娘这原本也是病不在身而在......”他点点自己的心口,一笑,“大娘子就说免了每个月诊脉吧,大夫也说不出个新花样,反倒劳累范小娘折腾着换衣裳。”

姜桓节点点头,“她说的也是,等我寻思寻思,托人再延请了更高明些的大夫吧。”

姜白做了个夸张的表情,“哎哟,贾大夫祖父可也是御医来着,家学渊源,医术已经不算差了,要不怎么好意思收咱们家那么多诊金?”

远处影影绰绰走过几个人来,姜白眯眼看了看,对着打头的一个小姑娘喊:“那是厨房的茴香不是?”

“是我,姜管事!”那几个快步跑上前,看清了人,又忙低头问好,“家主!”

姜白见姜桓节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便问:“今天家里乱,你们不老实守在位置上,怎么逛到这边来了?”

另一个年长些丫鬟忙回道:“是大娘子说,今日家里出了......出了......正巧在范小娘院子里,怕只有严嬷嬷一人服侍,晚上害怕,就叫我们几个接下来一段日子来这边守院子,打打杂。”

姜白忙看向姜桓节。

姜桓节点头称是,“到底是女子心思细,你们都尽心些,过了这一阵给你们赏钱!”刚要走,又问姜白,“远茂那边,是不是也得备几个人守着?”

刚刚那丫鬟垂头蚊呐回道:“那院子里头的回说,哭喊着喝了几坛子酒......已经睡熟了。”

这一夜阖府上下都几乎没睡安稳。

好好的热闹没看成,倒变成了一场梦魇。

找谁说理去?

一大清早的,姜湑又在春信不知道侍弄什么的“叮叮当当”的响动中醒过来,心事重,不过天快亮时才迷瞪了一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