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鳄鱼领旧事三,谣言(2 / 2)
…记得你说过校园霸凌的事情,想不想听我聊聊这种事与秃尾巴猪之间的关系…
稍稍皱眉,焦明活络起心思。校园霸凌在地球屡见不鲜,在这边更多。甚至严格来讲,冰莲在初级魔法学院的经历,未必没有一点这个成分。
而就近举例,跟着黄叶女士初到萨丁城平民学院的那一次亲眼所见且不论,吉姆三个少年的遭遇也是明证。甚至实验的这些天,也见到了长藤镇魔法学院内的学生们在集体欺负几个倒霉蛋。
虽然不指望疯子人格能给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一番奇谈怪论下来,或许能受到启发也不一定。毕竟疯子人格这几天抽空对皮匠大师展开的游说,让自己也颇有感悟。且考虑到答应过黄叶女士思考校园霸凌这个问题,却是彻底忘在脑后,着实有些不应该。
但眼下诚恳询问,可难保疯子人格反而开出价码,不理会才是个好的选择。
…我说不想听,你会不说吗?…
…当让不会。难得的免费时间,我可得和你好好聊一聊。让我想想从哪里开始比较好,不如你先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是什么…
焦明翻个白眼,这种问题在网上烂大街,有太多种风格的答案。而符合疯子人格预期的答案,似乎只有一个方向。
…不断自我复制的机器…
…你今天吃药了?…
疯子人格的语气惊讶得仿佛看到国际巨星站在暗巷口揽客。
…少废话…
自我感觉调戏到了焦明,疯子人格贱笑一阵,然后长篇大论。内容东拉西扯,但宗旨也很简单,人和动物的区别十分有限。
就比如猪,在本圈养且密度超限的时候,便会发生‘互相咬尾’的现象,轻则咬掉尾巴,重则感染死亡,原因便是一种自我降低族群数量的本能。甚至更进一步,屁股流血的个体,也必然更吸引猎食者。
再比如鸟类,父母带回的食物不足时,便也是一次残酷较量开始。雏鸟争食过程中,较弱的个体将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活活饿死并用屁股拱出巢穴之外。
而这种行为在人身上同样有体现,孩童之中更甚。以‘欺负’的方式,去除孩子中‘看起来较弱的个体’或者更直白说‘存活到成年可能性更低的个体’,以此避免浪费粮食。
至此,焦明忽然有一种后悔,或许不该放任疯子人格胡说八道毁三观。
…嘿嘿,其实有趣儿的地方也在这里。许多欺负人最猛的孩子,在成年后会完全没有负罪感,甚至反过来觉得当初被欺负的那货和自己关系不错。这就是‘本能’超越‘道德感’的地方。而且欺负弱者的本能会消失,连同负面情绪一起,就如同爱慕异性的本能会消失一样,虽然后者可能在七八十岁时才减退…
…周年庆典时间结束,我们明天再聊如何…
…等等!最后一句。让我废话这么多,我猜你是想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其实方法也很简单…
焦明等了片刻,却没等到下文。
…说话啊…
…说完了啊…
焦明顿时有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敢情这仿佛‘鱼饵’的话就是所谓‘最后一句’。
…你个臭傻哔,关禁闭去吧…
脑海中疯子人格得意洋洋的笑声戛然而止,焦明轻叹一口气。面临一个选择题,明天向疯子人格询问,或是按照疯子人格给出的信息,自己摸索答案。
前者让人憋气,且可能面临狮子大开口。而后者更麻烦,若是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轻则让自己的三观受到冲击,重则后果难料。毕竟某些观念深入的去想,去思辨,很可能把自己玩疯掉。
这一晚,焦明的原计划是守着实验志愿者,但长夜漫漫之下,思路不由自主的回到疯子人格所言,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校园霸凌的根本原因,真的是一种本能,自发且在人类漫长演化历史中帮助人类存活下来,那么避免的办法是什么?
在引入‘人和动物相似’的前提下,显然可以参考动物的例子。同笼家禽与同圈家畜互相攻击是生存空间不足,野生动物兄弟甚至亲子相残,是食物不足。
两点都可以归结到‘个体存活’受到威胁这一原因。那么推导至人类,孩子们欺负同学,难道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思路至此卡住,焦明一边处理各种文件,一边将思路在这处来回绕。却仿佛学生时代遇到解不出的数学难题,想破头也没个结果。
一夜时间就这样过去,天边泛起鱼肚白,忐忑而眠的志愿者悠悠醒来,以半梦半醒的状态问出一句:“我还活着吗?”
“有我在,你想死也难。”焦明没好气的回答一句,伸懒腰打哈切,继续道:“时间还早,继续睡吧。安心下来,不要实验成功,你自己却把自己吓死了。”
志愿者沙哑嗓子恭敬道谢,翻了个身不再动弹,但从呼吸心跳判断,根本没睡。
焦明无奈摇头,毕竟也不能打晕对方。心生感慨之余,却是脑中灵光一闪。猛地站起身,在屋子里快速来回踱步,一点点将灵感捉住:人是会自己吓自己的。
仔细去想,作为一个社会中的普通个体,大多数人不会花时间精力去判断自己的‘生存状态’。而是仿佛海洋大型鱼群中的一条小鱼般随波逐流,通过与周围人的比较来判断。
更通俗的说法,就是‘我在所认识的周围人中排名如何’。自以为优越者可从中得到优越感,进而显得优雅从容;自以为落后者会产生焦虑,进而或奋起直追或自暴自弃,甚或是欺负更弱者来缓解这种焦虑。
这种机制在人类发展初期,如小型渔猎部落时期,显然十分简洁高效。但当人类群落扩大且信息壁垒越发消失的封建社会中晚期,必然出现问题并产生负面影响。
‘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原始人’吗?莫名地,焦明想起了自家企业家叔叔曾经感叹的一句话。扩展开来,便是人类的一切本能与生存机制随着百万年的演化,无疑是相当适应环境的。但问题是,这个所适应的‘环境’是持续百万年的朝不保夕的小族群迁徙状态,而不是亿计同类朝夕相处拥挤如罐头地生活在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