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抓了(1 / 2)

加入书签

吴氏家里,孩子还在想办法弄干衣服,他披着一条被子,把衣服搭在井边摇水的木架子上,双手把衣服像是一条绳子一样拧成一股,双手冻得通红,门外忽然传来叫他的声音,他甩甩双手,把被子裹裹紧,然后转过身看向门口,脚下拖地的被子因为这个动作像是尾巴一样缠成一圈。

吴妇人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道:“吴狗儿,你赶紧去刘叔叔家里一趟,有急事。”

妇人知道男孩是傻子以后,都没给他起名字,直接用狗儿称他。

男孩回:“刘泰家在哪?”

妇人声音有些愠怒:“你怎么称呼人刘叔叔的?我有急事,你赶紧过去,巷子往里两户就是,近的很,你快点!”

男孩没有多余表情,默默把已经拧不出水,但是还是又冷又潮的衣服披到身上,又重新把被子裹上,出了门。

来到刘泰家院子门前,他正要敲门,有些奇怪门居然半掩着,他推门进去,里面安静得过分,站在院中的他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正要转头就走,就见三个带着刀的官差忽然推开院门,门撞在墙上发出一声碰的声响。

那三人见院中只有一人,还是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皆是露出疑惑的表情。

其中一人问:“喂,小孩,吴狗儿在这里吗?”

他说:“我就是。”

三人面面相觑,官差都以为那□□的儿子,至少是个少年,而且可能还学习过武技,才会去一个武者家里闹事,三个人本都做好了拔刀的准备,没想到那个行凶的吴狗儿居然是个五六岁大的,瘦的和豆芽菜一样的男孩。

那个刘泰也只是从吴少妇的口中听说过她有个捡来的傻儿子,以为他能欺负到吴氏头上,必然是个十来岁的刺头,所以才出了这么个主意,要是他知道吴狗儿才五六岁,恐怕就不会让吴妇人这么做的。

三人虽然很奇怪,但是带队的官差甲还是公事公办地说:“有人报官说你行凶伤人,跟我们走一趟吧。”

说着,他们已经走进院子,对着他隐隐呈包围之势,男孩皱皱眉,余光瞥一眼院墙,考虑了一下翻墙逃跑的可能性,其中一个官差注意到了他的眼神,左跨一步,扶着刀挡在了院墙前面,男孩安静地收回了目光,官差甲拿着木枷过来,发觉木枷太大男孩身子太小,只能皱皱眉,然后找来一根绳子。

男孩乖乖伸出双手,官差乙说:“小心一点,这孩子能把刘泰家砸成那样,力气肯定不小。”

官差甲是三人中资历最老的,也是各种腌臜事见过最多的,闻言说:“说你傻你还不服气。”

官差乙果然不服气说:“凭什么啊,我又咋犯傻了。”

官差甲摇摇头,拴好绳子,官差丙看着瘦小的,额头带伤的男孩说:“他能有本是砸了一个武者的家?我看那刘泰和吴氏不清不楚,这是磋磨前夫的孩子呢。”

官差乙闻言皱起眉头。

正说着,吴妇人也进来了,戴着新得来的闪亮亮的银钗的她正得意地看着男孩,看见男孩披着被单,妇人立刻脸一沉,走上去就骂“败家子”,然后把被脚拖地的被单抢下来,隆冬正冷,刚捂出来的一点热量就散开了,让他生理性地打了个哆嗦。

官差乙看着那又潮又薄的衣服更是心里不舒服。

和吴家对门那家的女人正好路过,也探头来看,站在院子外冷嘲着对着吴妇人道:“别家都是嘴上拿找官差来抓人来吓唬孩子,心里还是疼自己孩子的,某些人倒好,天天在外面说自己家里有个随自己姓男丁多么多么好,转头就找官差把自家孩子抓走了,男儿身又怎么样?投在这样的家里,还不如我家几个贴心女儿呢。”

吴妇人回嘴道:“你懂个鸡,玉不琢不成器,男孩子就是要磋磨才不会长歪,不像步子不争气的某人,家里三个赔钱货,自然是不想着怎么培养的。”

说罢,又假惺惺对着男孩说:“你见了县令大人要听话些,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另一方也是嘴欠的,两人又吵起来,忽然官差丙吸吸鼻子,像是嗅到了什么,立刻推开房门进去,接着,他皱眉出来对另外二人说:“你们最好进来看看。”

两人见状知道要出事,立刻进了屋子,吴妇人也凑过去看,接着就尖叫出声。

那个之前她还以为是昏迷的女人,还是那样倒在地上,可是血已经流了一地,吴妇人立刻惨叫起来:“杀人了!杀人啦!”

而那和她对骂的女人更是跑了个没影。

原本还把这事情当做家庭纠纷的三人立刻严肃起来,

男孩全程低着头,眼中闪过淡金色的流光,那是气运之光在他眼眸中的反射。

他深知自己一个不剩,已经被卷入了麻烦当中,他只能集中注意力,去分辨那几个人身上的光,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渐渐地,那混沌难明的光分了层,变得明晰起来,这三个人,淡金色的气运下面有个流动的灰光。

陈长歌还不太看得懂这种状况,但是直觉给了他答案,灵光一闪之间,他觉得这或许是某种叠加的状态,一个人或许有着多种可能性,这多种可能性叠加在他的身上,直到他做出选择之前,这些可能性都是同时存在的。

只不过按理来说,这个世界中的人是不会做出偏差于原本设定路线的行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