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待审中](2 / 2)

加入书签

他含着泪趁刺客不注意捡起地上的刀刺进了刺客的胸膛,而刺客借着最后一口气折断了他的命根子作为对他的报复。

后来阴差阳错地,他便进宫做了太监。

其实在公主发现他之前他就见过了公主好几次,不过每次都是偷偷的看,他知道的,无论是那个完好无损的他,还是现在这个不算男子的他,都永远无法配得上她。

他不怪她,就算当初没有救她,他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得好听一点,他还能叫做“因祸得福”,做了太监之后他吃得饱穿得暖,比原先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

他总是这样说服着自己,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会想:

如果他不是个阉人,有没有可能去参军之后,有一天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大将军?

他会带着军功回来向太后求亲,用他手中的兵权作为交换,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娶到她?

可每每这个时候,他又会自我嘲讽一番,他是个阉人啊,阉人这两个字就断绝了他所有的可能!

因而当她问他是不是李孟岩的时候,他否认了,他不想让她自责,同时也不敢用那个身份面对他喜欢的女子,他能做的只是默默守护她。

当她向他表露心迹,说她不想嫁给将军,只想和他在一起,求他带着她私奔的时候,他动容了,可他却拒绝了。

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给不了她幸福,嫁给付时珍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他却不知道她爱他那么深,被他拒绝后竟然选择了自尽!

那时他才知道,他最爱的公主是在用命爱着他啊!

他在她的婚礼上抱着她冰冷的尸体痛哭流涕,他后悔,他痛苦,他自责,早知是如此下场,说什么他也要带着她远走高飞。

可如今,什么都晚了。

有人要拉开他,将他与公主分开,他无论如何也不放手,于是他和她死在了一起。

这是书里的结局,而现在还没到那时候,艾紫也私心不想看到平昌公主与李公公的悲惨结局。

书里平昌公主到死都不知道李孟岩为她经历了什么,她作为一个“先知”决不能让这个遗憾再发生一次!

怜儿送来了清茶,她拦住怜儿,亲自给平昌公主斟了一杯茶水。

平昌公主担心她下药,将茶水却泼在她身上,怜儿气呼呼地斜了一眼平昌公主,便心疼地给自家娘娘擦拭。

艾紫却不恼,又拿起茶杯斟了一杯,双手送到平昌公主面前道:“前些日子薇儿险些丧命,参透了一些事,对过去所做之事感到十分愧疚,望公主大人不记小人过。”

平昌公主不相信胡薇儿会主动与她和解,甩脸不接。

胡薇儿浅浅一笑,收回茶水,自己一饮而尽,而后笑着遣散了丫鬟们,说有事要与平昌公主细说。

平昌公主觉着今日的胡薇儿奇奇怪怪,受心中好奇心驱使,便也谴走了自己身旁的丫鬟。

她倒要看看这胡薇儿要搞什么鬼!

方圆百米之内都无人了,艾紫突然走近平昌公主,附耳说道:“李公公就是李孟岩,那日他为了救你......其实李公公一直对公主有情有义,奈何如今的他自觉配不上公主您,只想着独自承受这不公的命运。”

一开始平昌公主是打算躲开的,可当听到李公公三个字后,她便竖耳听了下去。

当胡薇儿一席话说完,平昌公主无力地坐在了地上,一副三魂丢了七魄的模样。

艾紫将她扶到石凳上,良久,她才问道:“你是从何处得知这一切?除了你之外还有何人知晓?你还知道多少我的事?”

她以为胡薇儿是要借着李公公要挟她。

艾紫认真地看着她疑惑的眼睛,温柔地告诉她:“我不会告诉公主我从何处得知,但我可以向您保证,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知晓这件事,我更不会将此事透露给除了公主之外的任何人。”

她竖起三根手指,发誓道:“以上我说的若有半句假话,便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平昌公主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心绪平复之后便起身准备离开,临走之前她威胁她:“此事你若敢向任何人透露半句,本公主定叫你不得好死!”

她心里很清楚,这是她的把柄,若是往日的胡薇儿,真要对付她定不会告诉她此事,给她回旋的余地,而是直接说与太后,将她一招毙命。

而她也只有与胡薇儿逞口舌之快的实力,毕竟连母后都无法随意要了胡薇儿的命,她不将胡薇儿看在眼里,胡薇儿也未曾将她放在眼里。

所以她几乎已经相信胡薇儿与往日不同了,甚至她的眼中也没了往日里的嚣张跋扈,是一个她从未见过的胡薇儿。

甚至她觉得,如若胡薇儿以前就是这样的话,她定不会与她交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