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你!”妻子气结,没想到没能从丈夫身上得到安慰,反得了一番挖苦。
“吃饭、吃饭。”曾诚连忙摆手,终止了这个话题。
屋里又恢复了安静,就像一列即将出轨的列车,在经验丰富的司机的操控下,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一阵颠簸后的有惊无险。
吃完饭后,曾诚如往常一般,转至沙发处,按部就班地烧水、洗壶,泡茶,品茶。饭后一壶茶,是曾诚晚上的固定节目,也就只有在这个时候,在洗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随着一缕清香滑入喉咙,曾诚就像完成仪式一般,身心受到了涤荡,灵魂归回了□□。他慵懒地靠在沙发上,感受到真正地放松。
妻子忙完,从厨房出来,挨着他坐下来,刚将头转向他,继续刚才的抱怨。曾诚却像是知道她要做什么似的,从沙发上直起了身子,随带着将泡好的茶从茶海中倒出,拎着茶杯往书房走,丢下满腹牢骚却无处诉说的妻子。
茶歇后,曾诚总是在游戏机前打发时光。那个曾经热血沸腾,在游戏厅里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在游戏中厮杀的青年,已然变成了只会吃豆子,玩俄罗斯方块的中年。那个曾经在宿舍里跟天南地北的舍友神吹胡侃,随便拉上一个人都能聊的话痨,到现在已然是对着屏幕,半天都可以不说话的宅男。
曾诚点开游戏,对着屏幕上熟悉的欢迎界面,听着电视上不断循环的游戏音乐,却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可不玩游戏,又能干什么呢?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多久?曾诚总觉得恍惚,白天,黑夜,电视,还是电视,只不过是从单位的电视换成了家里的电视。生活是如此简单的复制黏贴,记忆中的一年,是衣服从短袖换成了长袖,然后又换回短袖的一年;工作的十年,不过是这样的重复轮换,虽然每年的衣服都有所不同,但这长长短短的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却亘古未变,就如同眼前的电视,屏幕变大了,颜色丰富了,游戏的版本升级了,但玩游戏时畅快淋漓地的感觉却再也没有了。
十年,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曾经想在大城市里独自闯出一片天地的他,却被父亲的一句话强行拉回了老家,在城里安排了一份工作,也安排了一个家。从此,他就如同被丢进水里的炭红,不仅没能放出光和热来,到如今连基本被点燃的功能都不具备了。
妻子是父亲战友的女儿,标准的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就如同他对妻子的了解比他妻子更清楚一样,妻子对他的了解比他自己还要清楚。
曾诚虽不帅,但却胜在眉目干净,标准的国字脸、卧蚕眉,一米七的个头,不算高也不算矮,属于那种安全系数高,带得出去又不怕贼惦记着的居家良品男人,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成长,按部就班地读书学习,从不必操心生活中的琐屑,也不会遇到寻常生活的烦恼。
妻子却不同,同样是在军人家庭中成长,但却养成了军人独断的气质,十分地有主见,一米六五的个头,身材高挑,腰板挺立,眉宇间流露出飒爽英气,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中文系,多年的文学熏陶,更增添了女子特有的书卷气息,言语间,文辞流转,尽显温和。曾诚有时也扪心自问,自己何德何能,使得这样的女子愿意嫁给自己。
这样的夫妻组合,男虽无才但胜在安稳,女虽不靓但胜在温良,是多少为人父母所期望的。于是这门婚事就成了别人嘴边的成功案例,常常被他人当作样板,特别是结婚以后,这两口子不打不闹,出双入对,更是羡煞旁人,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热恋中不顾一切的青年男女。
说起两人相识的过程,父母们功不可没。
第一次与妻子见面,是在父母家的客厅里。那时的妻子,刚大学毕业,正是青春芳华,青涩未脱,言行举止间,谦谦得礼,仪静体闲。如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女子,那便是如妻子般温婉如水,一下子就给曾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妻子那时刚分配到城里,人生地不熟,便将曾诚的父母当作了依靠,常常得了空便来拜访。曾诚的父母对她是十分的满意,早有心将她收下,有事没事也常邀请她来家里做客。
再次遇到妻子时,是应了父母的要求,将父母备着的一些特产捎给老战友,并顺道将在家里见过面的战友女儿送回去。曾诚原本不知道这个中缘由,只是顺从父母的嘱托。毕竟是长辈交待,又是要拜会与父母相识多年的故人,曾诚十分地尽心,生怕出了差池。可这一来二去,曾诚自个儿感觉出了些意思来,心思就往男女朋友的方向去了。
老战友那边也相当的重视,夫妻俩亲自到车站来迎接他们,还特地把曾诚拉到一边,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了解个遍。尤其是看到特立、不听话的女儿如公主般被人伺候,隐约有了小女人的模样,老丈人那是十分地开心,加上这知根知底的家境,那更是万分地放心,胳膊肘子立马向外拐了去,帮着卖起了女儿来。
就这样,在老人们有心的安排下,曾诚与妻子的关系突飞猛进,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