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老粗的“智慧”(1 / 1)

加入书签

自白景明连着忙活几个月,把莫家小儿调养到正常状态,莫老爷子千恩万谢恨不得把白景明供起来。

一晃眼就过去了二十年,时间这东西,把稚子小儿捏面团儿似的,抽条儿塑骨,由粉雕玉琢直至丰神俊朗。

莫家去投军的二人,十五年前回来了。莫芩是老大,莫心是老二,兄弟俩当年投了远方一个老娘舅——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杜老虎。

不知是不是生意人的精明都刻在骨子里,这二人虽是自小富贵堆里长大的,却也很快便在兵勇里混了个风生水起,大小的战绩也不少。

这次回来林城,也是因为这老舅实在是流年不利,喝口凉水也塞牙——就出城五里去剿匪——说是匪,就是一帮子流民。

哪曾想,就两把小破土枪还没有受过训练的流民,本来要打莫芩的,怎么就歪打正着隔着三个人打着了杜老舅。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出门没看黄历”吧。

杜家老少爷们少奶奶们懵了。

更懵的是杜老虎手底下的一众大小军官。杜老舅正值壮年,所以没提及过身后事,现下走的潇洒为难坏了众人。

按理说,是应该杜家子嗣扛起大旗的。

然而杜家三个儿子,老大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唯独不通军务。

老二因此矫枉过正,自小请了西席教导。却所托非人,自小被酸儒荼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老三倒是杜老舅亲手教导,可是现在才只有五岁,还没枪立起来高,能把杜家带好?

都说外甥似舅,却是不假。莫芩和莫心摸爬滚打这几年,早就上上下下摸了门儿清。

外加手头阔绰,也不在意仨瓜俩枣的,时常漏点油水下去,杜老虎手底下也有七八成吃过这二人的肉汤。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这群大老粗私底下吃酒听曲儿瞎琢磨,不然干脆把莫大莫二推上去,咱们这也算是啥,黄袍加身,从龙之功?

至于以后姓杜还是姓莫?嗨,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姓啥不要紧,有肉吃才是正经的。

杜家上上下下,也正心力交瘁。这群人七嘴八舌,吹的那是天花乱坠,杜家老太太也是明白,凭自家三个崽怕是守不住这陂城。

所以莫名其妙的,不待兄弟二人反对,赶鸭子上架就给推到了上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