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7章 李谦(2 / 2)

加入书签

那时朝中蔡家独大,太子李弘昏迷不醒,皇帝陛下又是没有修为傍身的普通人,寿数不长。

当年的李谦听到一个来自钦天殿的可靠消息,李胥存阳寿将近。按照朝中局势,虽然李弘没死,可一个废人,不可能做太子。看起来皇位非李琪莫属了。

李谦做了一件这一生最果断的事情,投靠了蔡博,帮他拿下国相一职,自己也得到了租庸院副使的位置。

只是事情似乎没有按照李谦所想的继续发展。李胥存活了一年又一年,南岭王李坤晋升亲王,拿下南岭商会,财大气粗。

随着北地的日渐萧条,北人南迁俨然成了一种风气,东辰郡接着发生了蹊跷的刺杀案,蔡晶身死,蔡府失去了川江以南的控制权。

如今蔡府有重要人物生病,居然只有蓝海上一座小岛上有药可以医治。这个小岛,偏偏在南岭郡的控制之下。

这个小岛因远在海上,没有战乱,除岛上土人外,南岭郡又移民到这座宝岛上许多移民。

南岭王李坤却装傻充愣,声称那座岛是神地,不允许朝廷派人上岛勘查,只随便缴纳一些粮食,兵役也只服了一年,就再不肯继续让岛人服兵役。

只因第一批到来的土人虽然作战勇猛,却不服管教,且又刚猛异常,如今在北苍郡驻军里也是远远的驻扎在外围,避免他们咬群,朝廷也不敢硬征白房子岛上土人入伍。

李谦暗自叹息,作为李氏皇族,他家大业大,本来犯不着淌这种浑水,当初过于相信钦天殿,才会有今日这种难做的局面。

且李谦觉得蔡博对自己的信任,似乎也不像他说的那么好听。蔡博把自己的弟弟放在租庸院,谁知道是不是租庸院安插的眼线?

不然蔡九从不来点卯上班,如何得知租庸院收了多少节敬,这么理直气壮的来要?谁知道这是不是故意点着的导火索呢?

于是李谦想把这事儿对蔡博讲明白,只是他知道这些日子蔡博不见客,去了也是与赵伯庸这些幕僚打交道。

李谦不喜赵伯庸尖刻跋扈,因李谦夫人与蔡家老太太有些渊源,借着这个关系,李谦让夫人去蔡府看望老太太,顺便把蔡九一事小心翼翼的说了一遍,特别强调自家夫君并不知晓此事。

韵媚活着的时候,在蔡府上下颇有人缘,蔡老太太经常把她叫到身边伺候。反而是正室魏氏夫人,不得老太太的喜欢。

蔡老太太闻言,猜着这必定是大孙子难为小孙子,这种事情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tent>

赶不走的大boss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