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第 7 章(1 / 2)

加入书签

道武帝“心爱”的皇后封后不过三日,便传了太医院两回。

往日在清河王府,谢思安娇生惯养,被还未登基的清河王司马轲捧在手心,只听过找人调理身子,可甚少被找郎看病。

故而太医院诸位太医第二次被传到椒房殿时,脑门上皆顶了大大的疑问,心想这洛京宫城莫非与谢皇后字不合?怎会如此轻易出事?

太医院院判背着两挂银针,捧着盒火灸,带着三个医女,提着大小六个药箱,健步如飞迈进椒房殿。

殿外,有宫女呜咽的声音伴着“啪啪啪”的板子声传来,殿内,皇帝正陪着皇后焦急地喝问:“太医呢?太医都死了?”

院判骨碌跪在地上磕头,疾声请安:“微臣来迟,微臣来迟。”

“赶紧看看!”

道武帝那口气,严重到让院判觉得皇后是受了重伤或是染了大病,又或者是昏迷不醒。

他匍匐爬到榻前,伸出手想要为皇后搭脉,却听道武帝又大喝声:“蠢材!”

院判吓得直哆嗦,宦官在旁小声提醒:“院判大人,娘娘伤的是手。”

院判这才反应过来,他赶紧抬头看伤势,可当这“伤”送到眼前的时候,院判很想跳起来问问:皇上,您是不是在逗微臣?

谢思安的根食指上割开了条半截手指长短的口子,口子割得并不深,院判瞧着都已经开始凝血结痂。

院判满头黑线,满心怨怼,却无处发泄。

要是在民间,富贵人家扯块绸子包包防着碰水,贫穷人家拿嘴嘬嘬继续下地干活。

宫里倒好,兴师动众,门外都在动板子了。

要说院判出了宫也是代名医,结果被这群皇家人折腾至此,提着堆救半口气人的珍贵药材来包这么点小伤。

但在道武帝严厉的目光下,院判哆嗦着从药箱里拿出块小布,用药酒倒在布上,让医女为皇后上药。

再配了瓶祛疤膏药,恭请皇后日日涂用。

他临走前,椒房殿大宫女倚华赏给他足足十锭金子,并嘱咐道:“皇后娘娘说了,本来是小伤,不该劳烦院判,明日还是请位值守太医就好。”

院判觉得皇后倒还算善解人意,推拒了几下后,高兴地收起金子回太医院继续喝茶。

本来嘛,新登基的皇帝皇后都正值壮年,后宫没有嫔妃也没什么太妃,太医院早就准备好这几年每日喝喝茶、唠唠嗑、过过清闲日子了。

谁能想到,新朝开始都没过正月,皇后就传了两回太医?

倚华瞧着院判的背影有些同情地笑了笑,这院判还不知道,麻烦事才刚刚到来。

那些金子,不过是谢思安的赔礼。

倚华又招了个宦官来,让他去传令:“皇后娘娘说了,寄奴不能打出事,明白吗?”

宦官唯唯诺诺应下,以为是皇后包庇陵寄奴。

可倚华转过身却是冷笑,她虽然讨厌陵寄奴,但觉得自己小姐的心思也着实不错。

就让皇帝看看,陵寄奴有多不安分,多能折腾。又让陵寄奴看看,皇帝是多不为她花心思,情愿打她也不愿和皇后撕破脸。

这样翻来覆去到最后,就算他们真的成了,也早已互相积怨。

这场景比生拆“苦命鸳鸯”有意思得多。

太医走,道武帝总算从暴躁安静下来,有时间盘问谢思安刚才的前因后果。

谢思安哀叹了声,又对倚华说:“快去看看寄奴,让他们别打了。”

“打,今天不打足,看谁敢停手!”

谢思安是真的愣了愣,原以为道武帝对陵寄奴还有片真心。上辈子虽说他决不要她侍寝,但纵容有加、宠溺非常。

陵寄奴在她死后横行后宫,无论是残害人命还是逼迫宫嫔,道武帝都无例外站在陵寄奴身后。

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