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6、第 116 章(1 / 2)

加入书签

闻砚桐和牧杨的战斗最终以两方互相放狠话落下帷幕。

当日午的饭桌上,既有炒的菌子, 也有凉拌的, 于是两人暂时握手言和, 相互分享。

当夜,闻砚桐洗了长发坐在床榻边, 从桌子下摸出了张图纸, 上面是祎北周围大致地形。

祎北是座大城, 周边有数十小县和乡镇,这里依山傍水, 土地肥沃。

闻砚桐推算了下原书剧情,按照原发展, 在冬季来临之前,池京禧曾与敌军打了三次,每次都是险胜,没能将敌军赶出绍京。

最后是在入冬之后, 严寒带来了暴雪,导致敌军的物资在送来的途出现状况, 池京禧才鼓作气将敌军击溃。

但是闻砚桐记得其有次池京禧是有机会歼灭敌军的,但是由于猜错了他们撤退的路线,所以让他们逃走了。

如果能在那次猜敌军的撤退路线,就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离开祎北。

闻砚桐正看得认真,池京禧就叩门进来,见她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什么也没说就找了块锦布给她擦。

闻砚桐随意拨弄了下头发, “没事,干的快。”

祎北的天气干燥,又正值夏季,所以闻砚桐就懒得擦头发。

池京禧却有些苦口婆心道,“祎北不必朝歌,这里的气候变化很大,夜间风凉,你若不注意就会生病,当初杨儿来此地就病了十来日。”

“那是他自己蠢。”闻砚桐默默道。

池京禧笑了笑,没有反驳。

原本军纪律严格,人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连好几日都是宁静的。但是闻砚桐来了之后,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池京禧喜欢这种热闹。他以前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因为在安静的环境更容易集注意力做事,但是后来发现,生活要热闹些才会有趣。

习惯了吵吵闹闹的日子,他再回归到往日的宁静时,倒觉得十分不适应。

闻砚桐被池京禧通不算温柔的手法擦了擦头发,指着纸上的地势道,“小侯爷,你快看这是什么。”

池京禧闻言凑过去看眼,说道,“像是峡谷。”

“是峡谷,从妹妹山乘着水流直往下,就会到峡谷的底部,峡谷的上方有很大片面积的凹地,这种地势是不是最适合埋伏人?”闻砚桐道。

池京禧有些疑惑,看了看纸,又看了看她,“你如何知道这峡谷上方有凹地的?”

“我听当地人说的啊。”闻砚桐含糊道。

所幸池京禧早就懒得对她猜疑,只道,“若是真的有凹地,倒是设埋伏的好地方。”

“你看,”闻砚桐指着纸上的地势道,“若是你从这里向敌军发起攻击,他们定然会从这条路往峡谷走,因为峡谷出去之后就是山林,更易于躲藏。而你们从妹妹山走,山的另边是水流,乘竹筏顺着水势肯定比他们快步到峡谷,然后攀到峡谷顶上……”

“可是你怎么就能肯定他们会从这条路去峡谷?”池京禧点了点她手指下的那条路。

闻砚桐啧了声,“绝对会从这条路走的,相信我。”

“我觉得你的计划欠缺严谨。”池京禧实话实说。

闻砚桐拧眉,“怎么欠缺严谨了,我这不是都给你说的明明白白了吗?”

池京禧道,“敌军的行动不可预测,我们必须从多条路考虑,若是他们从另条路撤退,那岂不是白白计划?”

闻砚桐想了想,说道,“那这个计划可以作为隐藏计划,你召开议事的时候,只说其他计划。”

闻砚桐只有分把握。

因为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点,是场大雨。

场引起河流上涨,冲垮堤岸,造成小洪灾的大雨。闻砚桐记得很清楚,那场大雨在秋季的末尾,遍布了整个祎北地区。

只要那场大雨将峡谷上方的凹地填满水,就能够埋伏峡谷底处的人,所以这个计划必须要等那场大雨来。

闻砚桐跟池京禧聊了半个时辰,忽而感觉有些饿了。

想起来因为午她跟牧杨打架导致大家吃完吃的平时晚,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又不饿,所以集体都没吃晚饭。

闻砚桐侧头问池京禧,“小侯爷,你饿不饿?”

池京禧低头看她,“你饿了?”

闻砚桐点头,“我肚子叫了。”

池京禧便要起身,“我命人准备饭菜。”

“不用。”闻砚桐拉了他把,说道,“我去做吧,我厨艺还是不错的。”

倒不是闻砚桐自夸,而是长大后基本就是她独自人生活,外卖吃多了,总要自己学着做饭,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厨艺还算可以。

池京禧想到在念安寺的那碗黑乎乎的粥,明显有些怀疑,“你会下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