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 章(2 / 2)

加入书签

厨子还是可以结交为兄弟的。

楚昭游用完膳,擦了擦嘴:“午膳先不撤。”

于是大桌的残羹冷炙,在寝殿里待了下午。晚膳时,楚昭游成功解锁同样丰盛的大餐。

朕真是个机灵鬼。

楚昭游美滋滋地用膳,要是这善解人意的厨子能直待在宫里就好了。

摄政王乱发火,两顿饭就想收买他?想得美,至少得做三年饭。

他去御花园走了两圈,洗个澡,出来时在寝殿里发现个不速之客。

摄政王似乎是刚来,指挥两个侍卫把齐人高的奏折和信件放在案几上,俨然副把这里当新的办公地点。

他看见外殿餐桌上的晚膳还没撤,眼皮抽,故意留给他看的?

但不得不说,此法的确奏效,摄政王听说楚昭游午膳吃完意犹未尽舍不得撤,晚上立马给他上了同等豪华的大餐,简直被小傀儡吃得死死的。

萧蘅心下微恼,让人连桌子都搬走。

楚昭游皱眉,什么意思,明天不给吃饭?他目不斜视地越过摄政王身边,进了内殿,爬上龙床睡觉。

萧蘅也没有说话,吩咐掌灯的太监将外殿的灯火调亮些,随后坐在案几后面,顺手拿起本奏折,专注处理国事。

早在得知蛊之初,他和谢朝云便四处寻找合心蛊相关的信息。然而医书上关于合心蛊的记载甚少,他们寻遍大楚,也只知道阴阳双蛊不能长期远离,第次发作之后,最好每月次同居个屋檐下,安抚两只蛊虫,减轻下次发作的痛苦。

距离第次发作有个月了么?

不知道。

萧蘅冷着脸想,里面那个人聪明了,本王连这种小事都不记不清了。

摄政王执笔在奏折上快速勾画,寥寥几句批语,针见血指出官员存在的问题。大楚的庞大的官僚队伍,萧蘅过目不忘,看见名字便能自动反应出他上次上奏时的内容。

人高的奏折,无声地从左手边堆到右手边,力道轻得像是怕惊扰什么人。

楚昭游下午睡了长长的午觉,现在他躺在床上毫无睡意,翻来覆去,觉得摄政王在外面翻奏折的声音特别吵。

他刚这么想着,外面传来轻轻的响动,没会儿内殿忽地黑,伸手不见五指。

太监按照摄政王的吩咐,在门上加了层黑布,隔挡外头的灯光。

楚昭游愣,半响忘了眨眼。

当摄政王也不容易,这么晚了还加班替朕批奏折。

傀儡皇帝也没什么不好,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屋里睡大觉。

那么多奏折,得批到天亮吧,摄政王他活该。

楚昭游这样想,心里的气消了些,觉得身上哪里都舒坦,闭着眼睛困意袭来。

三更天后,萧蘅放下本奏折,端起手边的茶喝了口醒神。他捏了捏眉心,左手习惯性又拿了本奏折。

他年初预感今年不会太顺利,暗地里派了第二支队伍去各州巡逻,防范于未然。

这次,还真查探出了些消息。据报,预州粮仓十室九空,如此大批量的朝廷储粮不知被转运到何处。

前朝末年,饥荒四起,民不聊生,大楚开国皇帝趁机起义,建国之后,他深感民以食为天,兴建粮仓,给各州都指派了存粮指标。

萧蘅执政之后,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便沿袭下来。近几年风调雨顺,粮仓却空了。预州与齐州接壤,齐州正是太后亲弟魏史的辖地。

这么大的事,暗卫首领周奇却没有上报。

萧蘅眼神微冷,看来有些人坐不住了。

此时万籁俱静,萧蘅看了眼剩下的七本奏折,以及打盹的太监,起身自己倒了杯水。

茶是凉的。

萧蘅径直走向内殿,只闻楚昭游轻轻的呼吸声。

世人皆道皇帝是摄政王手的傀儡,实际上,他才是楚昭游的手的傀儡,劳累生,生死都由他掌控。

或许是早上发火把楚昭游吓哭了,也或许是夜深人静,此刻萧蘅再想到这些,心里竟然没有预料的生气。

萧蘅夜间视力极好,能看清楚昭游的面部轮廓。

睡得真死。

凭什么本王半夜还在批奏折,白白便宜这个小傀儡?

萧蘅抢了楚昭游半张被子,疲惫地闭上眼,破罐破摔地想,再过个时辰,他就把楚昭游叫醒,剩下的奏折让他改,批不完不许吃饭。

外面的人天天说他要篡位,龙榻也就这么回事。

忽然,怀里滚进了个人。

摄政王浑身僵硬。

作者有话要说:  楚昭游:我说摄政王凑不要脸,没人反对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