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心头朱砂(4)原谅(2 / 2)

加入书签

“我在你心里就这么记仇,这么小心眼么?你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动态的、客观的眼神看待我”洪夏说着说着自己也没了底气。

她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变了?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变了的呢?

从那个恃才傲物,心比天高的“别人家的孩子”沦落为现在的“内事不决问苍天,外事不决求鬼神。”

比如,前两天她就还刚刚给锦鲤大王打赏了48块钱的鱼粮,乞求工程经济学顺利考过。

这种改变,可能是从大学第一次挂掉“线性代数”这门课的时候开始吧,洪夏心里想。

那个时候她刚从北方到南方上大学,小学课本里说:每到了秋天,大雁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

她那时觉得小学课本都是骗人的。

除非这群大雁们各个都背了个电暖气,否则它们可能活不过明年再飞回来,毕竟没有暖气的南方的冬天可实在太冷了。

一向到了冬天气血凝滞、身体不好的洪夏更是雪上加霜,大病小病不断,最后还不得已住了三个星期的校医院。

等她三个星期再回课堂,就发现天都变了,课本上的一切似乎都向着自己不可控制的方向,高歌猛进地发展着。

当时她特别深情款款地捧着线性代数课本说:“三个星期了,我没有忘记你,是你这个负心汉,忘了带我走”

她的室友颜梦羽对此评价说洪夏的爱太廉价了,都三个星期了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事儿。毕竟线性代数是一门,她上课弯腰捡个笔再起身回神,就不知道今夕何夕的科目。

于是那个学期,她的人生里第一次领悟到重点985高校“不及格”三个字的威力。

是把这些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高中佼佼者,曾经引以为傲的意气风发狠狠打碎,不仅要零落成泥碾作尘,还要化作春泥更护花

毕竟挂科的人得交重修费。

当时学校里一度流传着说,数学学院的那栋新楼,就是用学校一届一届的学生的高数重修费建起来的。

所以晚上千万别随便进数学楼,那一砖一瓦里可都是挂科学子们不屈的哀嚎。

洪夏自嘲,她就是那一坨春泥,护了数学学院这朵大食人花。

因此她常常觉得陈铭特别厉害,他不仅高数线代概率论都是优,土木四大力学也都是优,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完美而博学的灵魂呢?

你看,话不能说得太满,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除了你们小区楼下卖“完美芦荟胶”的,没有人敢说自己完美。

“其实你潜意识里,你觉得你喜欢陈铭,是因为你人生的前十八年,从来没有尝过从众人眼里高高在上的那个位置,跌落为平凡的沧海一粟,因为大学里优秀的人太多了,你成不了最好的那个,就想要拥有一个最好的,证明你就算落魄了,也没人会瞧不起你,你依旧能获得别人的青睐。”

“可你觉得陈铭真的就是好的吗,还有你这样真的就是喜欢么?”罗素素这样对洪夏说道。

洪夏默然不语。

那一瞬间她觉得罗素素好像一面照妖镜,让一个人所有难以启齿的虚荣,和故作无畏的自卑在她面前统统现形。

只是那时的罗素素也不知道,自己这面照妖镜,也不全然透彻。

最先瞧不起洪夏的,到底是谁?

那个在她还意气风发地做着关于光明未来的美梦的时候,对她说:“如果你还是个好女孩,你就应该知道现在什么是最重要的”的人到底是谁?

不完美的大三上半学期期末考终于结束。

罗素素的台湾交换生男朋友,因为交换结束飞回了宝岛,两人只能靠网恋继续维持着海峡两岸的友好关系。

于是落单的罗素素提议洪夏一起回家之前出去旅个游,洪夏问陈铭要不要去哪里玩。

陈铭说他家里人要过来,一起去这附近郊区的一个温泉风景区。

洪夏的眼中掠过一丝失望。

陈铭捕捉到了这丝失望,半晌,他说:“要不和我们一起?虽然挺近的,但是看看自然风光,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日出啊日落啊什么的,也算出去玩了。”

洪夏的心忽然就又活过来了,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专门”看过日出,屈指可数的几次日出都是被迫看的。

那是期末考试周里她为了抱佛脚而通宵,捧着专业书背到了早上五点半,日出的光芒万丈,透过宿舍的窗帘照了一束打在了洪夏的脸上。

“真好,白天了,可以睡觉了”她看了一秒日出便倒头而睡,不省人事。

可能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玄学吧:宁愿熬夜,也不早起,觉得夜晚可以吸收天地灵气,有助于早日飞升上仙。

所以听陈铭说,他要带自己看日出,洪夏特别激动,何况还是和他的家人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