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一章 谢文通在劫难逃(2 / 2)

加入书签

谢文通心道,湖阳大长公主瞒女儿瞒得挺好,她大概想不到圣人不替她做丝毫隐瞒吧。

那日圣人在文渊阁召见他:“湖阳姑母求朕找个理由免了你的官,她找些人来为难你,等你落魄到底的时候,再力挽狂澜救你。这样,你就会对她感恩戴德,与明成再续婚约,你们还可以成为一对佳亲眷属。”

“朕觉得这个主意挺不错的,你觉得什么罪名可轻可重,最适合你?”

罪名,是谢文通自己定的,派监察御史前往辽东,却是圣人的意思。

他本就不是大度的君王,更是气量狭小的丈夫,他在借机整自己,打算整到什么地步却不得而知,监察御史带来的奏疏至关重要。

谢文通语气平静地说:“郡主把话说太满了,皇后都不敢这么说。”

钱慧儿迫切希望他相信自己:“皇后做不到,母亲未必做不到。呃,我是说,母亲可以跟皇后娘娘一起劝劝圣人。”

谢文通不欲多说:“回去吧,郡主。”转身离开。

钱慧儿挡住他的去路:“谢哥哥,我不是目不识丁的蠢妇,有什么困难不能告诉我?我可以帮你。”

谢文通不想再跟她纠缠:“你小姑娘家,哪里懂政治的险恶,回去吧。”

他不怕贬官,过得轻松些未尝不好。他只是怕官位低微,连给她上书的资格都没有了,而她,很快将他抛之脑后。

此后,谢文通不再单独行动,踏踏实实地跟教习们一起简化工学蒙书。

转眼一个月过去,那是一个普通的深秋上午,阳光挺明媚,人们忙碌着昨天打算做的事情。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有人嚣张地吆五喝六,还有人在阻拦,似在吵架,马上就要打起来的那种。

南院,教习们的笔在纸上晕染了一大片墨迹,谢文通放下书,钱雩与钱云同时起身。

北院课堂上,王诗韵猛地睁开眼睛,钱慧儿寒颤了一下,顾娘子讲课的声音也停了一刹那。

隐约间,能听到“督察院”“辽东”等字样,钱慧儿手脚冰凉,抓住王诗韵的手,满目惶恐和哀求。

王诗韵起身:“顾娘子,对不起,我,我身体不太舒服。”

顾娘子忧心:“大家都休息一刻钟吧。”

王诗韵扯着钱慧儿往外跑,钱慧儿紧张得迈不开腿:“诗韵,我怕,我让人通知母亲吧。”

王诗韵停下,扶着钱慧儿说:“郡主,你也清楚,宗室干涉朝政是多大的忌讳。殿下不帮舍不得你,帮,群臣会弹劾她,这样会害了她的。”

钱慧儿点点头:“可是,谢先生他——该怎么办呢?”

王诗韵理了理思路:“殿下是圣人的长辈,劝说圣人,圣人也许会留些情面,但这是最后的办法。我们先用别的办法,谢先生会没事的。”

都察院的衙役挤满了南院。

玉泉庄园的仆从有的鼻青脸肿,有的衣衫凌乱,在院外徘徊,看到王诗韵就像小孩子挨打后看到了父母。

这个说:“王姑娘,你来了,我们阻拦不了他们。”

那个说:“王姑娘,他们上来就打人,横得很。”

王诗韵大恼:“好大的胆子,玉泉庄园也敢闹。”世人不知玉泉庄园已经易主,却都知道这是成国公府送给皇后的嫁妆,都察院竟敢欺到皇后头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