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 周国丈秦淮寻美人 董小姐冒府偿所愿(1 / 1)

加入书签

却说上回,柳如是正在为陈子龙之事悲痛着,可没料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朝权贵周国丈不日便会抵达金陵,抢夺美女,这也让众姐妹一下子都犯了难。柳如是心中本来十分怀疑此事的真伪,这都说天子选秀,样貌技艺倒还是其次的,而家世门第才是第一要紧的。况且若是当今国丈亲自下江南,必定会有风声传出来,可为何此时的金陵城却是连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呢!但她见卞赛赛说得斩钉截铁,就连一向沉稳的顾媚儿都是深信不疑,心下也不免多信了几分。而当她看到董小宛一副欲言又止,却又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样子,心中便恍然大悟了。这顾大脚可是这秦淮河上最善交际之人呐!她在此地混迹了数十年,神通广大,黑白通吃,要说谁的消息最灵通,她若自认第二,绝没有人敢认第一!这样想来,此事八成是真的!

要说这之前一点动静也没有,倒也是真的!周皇后本来早已动了要为当今皇上进献美人的心思了,可偏偏这周国丈生性懒怠,总是三推五推的敷衍搪塞,他一会儿说要等到金陵‘选美大会’结束以后,才好确定人选;一会儿又说寒冬腊月道路艰难,不宜远行,恐生事故;就算最后他将所有的借口都一一用遍,再也找不到由头了,他也要装病躲懒。周皇后其实了解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但她没有想到就算是为着自己亲生女儿的荣宠,他也不肯尽心尽力。周皇后被自己这个不争气的父亲气得大动肝火,但却又无可奈何,一来,他到底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所以即便生气,也不能拿他如何;二来,周皇后思来想去,自己身边可用而又放心之人也就只有他了,所以说,万事还得依赖着自己那个不争气的父亲。由于周国丈的缘故,此事被搁置了许久,虽然也有风声传出,但国丈府没有动静,每天依然是声色犬马,歌舞升平,渐渐地此事也就被众人抛诸脑后了。直到宫中田妃有孕,周皇后不由的胆战心惊起来了,她害怕田妃有朝一日诞下皇子,凭她今时今日的恩宠,会威胁到自己亲生儿子——朱慈烺的太子之位!前朝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当年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曾一度想废掉后来的泰昌皇帝,当时的太子——朱常洛,而改立郑贵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而正在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千钧一发之际,还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皇太后及时赶到,力保太子与当时不受宠的王贵妃,才不使太子之位易主,国本动摇,但现如今,又有谁能够挺身而出呢?所以在此危急时刻,周皇后能想到的帮手也就只有自己的父亲了,虽然他不中用,但毕竟是骨肉至亲,血浓于水,起码值得信任。而此时的周国丈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若是保不住女儿的皇后之位以及外孙的太子之位,那么自己这个‘国丈’,还有所有的荣华富贵,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在周皇后仔细嘱咐了一番之后,周国丈即刻启程,前往金陵,此时的田妃有孕不能侍寝,所以他要赶在田妃临盆之前,将美人带回,进献给崇祯皇帝。‘田妃有孕’虽说对他们而言是件坏事,但同时也是个机会,周皇后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引进新人,夺了田妃的宠爱,而世家女子承宠终归要难办些,很容易独树一帜,封廷抗礼,但烟花女子则不同,身份卑贱却美艳动人,就算得到皇帝的专宠,也不得不因为地位低下,而受制于她。但其实这不过是周皇后的一厢情愿罢了,田妃入宫多年,深得皇帝喜爱,纵横后宫前朝,且其生性阴狠,诡计多端,敢与其争锋者,皆是以卵击石,不得好死,明眼人一看便知,所以都不愿将自己女儿送到这深宫之中。周国丈此行虽是严格保密,但这天下可没有不透风的墙,顾喜一向长袖善舞,又洞若观火,所以一有个风吹草动,她便能第一个知道其中利害。她怕得罪周国丈,本不想将此事传扬出去,但转念一想,毕竟都是同处一地的姐妹,一天到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此事,那可不能一味的坐视不管,白白的害了大家。于是,在一个夜晚,她借着醉酒将此事‘无意’之中泄露给了董小宛,而在第二日董小宛问起之时,却又推诿道“记不清了!”但董小宛是何许人也,她极其善于察言观色,更看出了其中奥秘,所以她又火速将此事告知给平日里几个要好的姐妹了。顾喜不敢到处宣扬,董小宛也不敢,于是她嘱咐那几人道“自己心中知晓便罢,切不可告与旁人!”所以直至今日,金陵城中依旧是风平浪静,一派祥和,与往常无异。

但此事在几个知晓的人那里,却像炸开了锅,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绞尽脑汁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顾媚儿给远在京师的龚鼎孳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请他帮忙,把自己接走;卞赛赛则先是想到了吴伟业,但又立马回想起他曾经对自己所说的那些冷言冷语,心中一凉,可又有些不甘心,也许他不知道此时危急的情况,也许他知道了就会。。。。。。想到这,卞赛赛不禁冷笑一声,她卞赛赛何时沦落到要依靠男人的怜悯来保全自己了,她想想也就算了,所谓施舍,不要也罢,为今之计,还是早作打算,另谋出路吧;而董小宛这边此时正好有一个冒襄在一旁陪着,但面对此事,冒襄却迟疑了,他声称“过几日母亲便会到金陵来探望,到时领你去见她,一切还须有父母之命为好!”听到冒襄的这一番说辞,董小宛便不再言语了,她在心中苦笑,当年的陈圆圆何尝不是因为这‘父母之命’,而被拒之门外的呢,但她却又无可奈何,若再不紧紧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难不成自己真的要出去东躲西藏,过那种漂泊无依的日子吗?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下定决心要寸步不离冒襄,不过当然,这也是为着自己的爱情;与她们几个相比,柳如是眼下才是焦头烂额,雪上加霜,她一面告诫自己不该一直沉湎于陈子龙之死的悲痛之中,总该想想办法,为自己寻个出路才是,但另一面又想为他守住贞洁,起码得为他守孝三年,方不辜负这一段深情厚意。况且她此时放眼望去,皆是一群庸俗之人,竟没有找到一个值得让她托付终身的人。

不过短短数日,周国丈一行人便抵达金陵城了,他先是找到了昔日的故友——金陵知府马士英,向他问及城中的情况。那马士英自诩是亲眼观赏过秦淮‘选美大会’之人,而又因李香君之事,对钱谦益等人怀恨在心。于是,他便在心中暗想:既然眼下寻不得错处来整治东林党这些人,那不如先借此良机,拿那些与他们交往密切的娼妓出出气。所以,他在周国丈面前大肆吹捧那些秦淮女人是如何如何的美艳动人,又是如何如何的色艺双绝,在他的口中,那些女子仿佛一个个都如同九天仙娥一般,听得周国丈口水直流,情不自禁的在一旁想入非非。见此情景,马士英趁热打铁的劝他道:“如此绝色佳人,爱慕者众多,可是遍布街头巷尾啊!所以国丈理应早作准备,先下手为强,将这些美人儿全部收入囊中,再将她们献给陛下,这样一来,定能了却皇后娘娘的那一桩心事啊!”那周国丈向来狂妄自大,他在听了马士英的这一番话之后,哈哈大笑了几声,用一种势在必得的口吻说道:“哼!笑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女人可都是当今天子看中的!本国丈倒要看看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与天子抢女人!”听了这话,马士英不禁心中暗喜,最好这次也能如同上次一般,由钱谦益和吴伟业牵头,带领东林党那帮人为了几个妓女聚众闹事,到时候得罪了周国丈,把他们几个一同牵连进来,定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马士英本已经算计好了一切,就等着周国丈那边迅速抓人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周国丈生性好色,他一听说秦淮河上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美女,便又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周国丈自以为到目前为止秦淮河上无人知晓他此行来的目的,于是,他竟然给各个叫得上来名字的秦淮女子分别下了拜帖!他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给她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方便自己日后将她们其中的几个纳入府中,供自己淫乐。他的目的能否达到暂且不知,但他此举却又给了众姐妹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就在这几日,远在京师的龚鼎孳在收到了顾媚儿的来信之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的火速赶往金陵城。顾媚儿在见到了龚鼎孳的亲笔书函之后,回头望了一眼这熟悉的一切,便决然的踏上了来接她去京城的马车。

而董小宛也已经打定了主意——她要主动亲自前去拜见冒襄的母亲!这一日,冒襄的母亲马氏正端坐于冒府在金陵的别院正厅中品茶,就在这时,冒襄领着董小宛、董年姐妹二人进来了。冒襄向董小宛使了个眼色,董小宛立即会意,便带着董年一同上前向冒母施礼请安。可冒母却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自顾自的抿了一口茶水,然后对冒襄说道:“你苏伯伯上回来家中做客,曾提起你与他家三小姐——元芳的那门婚事。现如今你也是老大不小的了,我与你父亲的意思呢,也是想让你快些成家立业,我们也就安心的在一旁颐养天年了。”见此情境,冒襄不免感到有些尴尬,他低声对母亲说道:“这位是董小姐,今日她是特地前来拜访您的!”听了这话,冒母冷笑了一声,甩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轻蔑的说道:“哼!刚走了一个陈小姐,这边又来了一个什么董小姐!不过是秦淮河上倚门卖笑的流莺花柳罢了,算是哪门子的小姐啊!”听了冒母这番尖酸刻薄的挖苦之语,董小宛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但她深知自己此行来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只能暂且隐忍不发。一直跟在姐姐身后的董年也是满腔的怒火,但她素来知道姐姐平生的心愿,所以也不敢不管不顾的上前去——逞一时之勇。

冒襄见董小宛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顿时油然而生一种怜悯之情,于是,他竟然‘噗通’一声跪到了自己母亲的面前,并对她说道:“孩儿自知不孝,未能时常侍奉在双亲左右,实在是罪该万死!但还请母亲千万看在孩儿的面子上,念及董姑娘孤苦无依,便让孩儿——娶了她吧!”一听这话,冒母立刻急火攻心,情急之下竟打了冒襄一巴掌,然后冲他骂喊道:“你这是昏了头了吗?我与你父亲年老多病,你不闻不问!家族的颜面,你也毫不在乎!俗话说得好‘温柔乡即是英雄冢’!依我看你的大好前程就要全部断送在这秦淮河里了!”冒襄被母亲的那一巴掌打得一下子懵在了地上,董小宛姐妹见状也纷纷跪到了冒母的面前。董小宛声泪俱下的哀求道:“小宛自知身份低贱,难与府上相配,但还请夫人看在贱婢对公子痴心一片的份上,无论为奴为婢,任劳任怨,只求夫人能够可怜收容,若如此,贱婢愿以一己之身万死报答夫人的大恩大德!”语毕,董小宛竟向那马夫人重重的扣了一记响头,并不敢起身。

那马夫人见此情境,一时有些僵住了,她虽气恼自己儿子的不争气,但又见他如今呆呆痴痴的模样,怕一时将他逼急了,若生出些什么颠病疯病的,倒就不好了。而眼下这位‘董小姐’虽与从前的‘陈小姐’出身并无二般,但性情温顺,处世谨小慎微,又能在恰当的时机委曲求全,从此看来,这份懂事伶俐倒是远胜于后者。思来想去,那马夫人打定主意,先起身将跪在地上的董小宛扶了起来,然后话锋一转,对董小宛温柔的说道:“今日之事我并非针对姑娘,实在是我与他父亲现下年老体弱,只盼他能够早日归家完成终身大事,也好了却我们两位老人家的一桩心愿。如今若是姑娘能将他好好规劝一番,劝得他早日回府成婚,迎娶苏家小姐,从此安心仕途,那么我与他父亲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姑娘!董小宛听出了马夫人话里的意思,虽然是打心底里百般的不情不愿,但转念一想,若是再就此僵持下去,怕是要鸡飞蛋打,如此这般,却是更遭了。于是,她冲着马氏点了点头,而后俯身跪到了冒襄的面前,强忍住泪水,可眼眶里却还是噙着泪花,她对冒襄说道:“公子厚爱,小宛感激不尽!但小宛自知身份卑贱,只求能够常伴公子左右,为奴为婢,任凭公子吩咐,旁的便再不敢奢求了!小宛余生之所愿,便是如此,还望公子怜惜成全。”看到姐姐这般委曲求全,董年的心中就如同刀割一样,她多少次都想冲上前去替董小宛教训一下这个屡次三番折辱刁难她的老女人,但却又不忍看见姐姐的一番心血就此付之东流,于是她也只得在一旁隐忍不发。

而冒襄见董小宛这一副泪眼婆娑的模样,则更加心疼了,他先将董小宛从地上搀扶了起来,他也随之起身,一脸愧疚的对董小宛说道:“想我冒辟疆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即便是一无所有,哪怕是潦倒街头,也绝不能让你忍受这份苦楚!”董小宛一听这话,便再也忍不住,低声啜泣了起来。那马夫人见如今事与愿违,连忙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走上前去,一边用帕子帮董小宛擦拭眼泪,一边说道:“如此标致的人物儿,又生得细皮嫩肉的,娘亲哪里舍得让她去做什么粗使的活计呢?不如就将她指给你做个侍妾,与我那傻儿子朝夕相伴,恩恩爱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啊?”听了这话,董小宛顿时羞红了双颊,低头小声回道:“但凭夫人吩咐!”冒襄也懂得见好就收,便不再言语了,而身后的董年此刻也是欣慰的一笑。

随着周国丈的拜帖一张张的被送了出去,秦淮河上的众位姐妹也都知晓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纷纷早作准备,各谋出路,只有柳如是一个人孤单影只的,既无人可托,也无处藏躲。要知柳如是能否平安度过此劫,且看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