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商场风云(上)(1 / 1)

加入书签

宁声涛开始做一名农村教师了,张连城已经做了一年的军官。那江泳博呢?

宁声涛从读大学的城市和大学的专业再到工作,全面被自己的父母“包办”,张连城也是从读大学的专业到工作,大部分被父母“包办”,比宁声涛好在他的父母并不局限他多选择大学的地域。江泳博读大学的专业不受限制,地域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时却被他突破了限制。

大约就是江泳博敢于突破家里限制和束缚的精神使他在大学毕业以后的十多年里,一直都比宁声涛更强更成功,甚至最后还超越了一度领先的张连城。

江泳博的大学专业也不是他自己选的,和宁声涛一样是调配的。不过宁声涛的调配曾经让他一度看到了希望,谁知道大学从师院升级为师大,由省厅委托市教委管理到直接划归省厅管理,加之院系调整,从非师范专业的系调整升级为兼具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在父母的压力下他终于“迷途知返”,回到了“正常轨道”中,也就是体制内,做工薪阶层。

江泳博的调配让他很不满意,他根本不愿意做教师,责任大、义务多、社会回报明显差异化。于是他从大一开始就自修经济专业,在本身专业数学教育上并不走心,得过且过。终于被他抓住机会,从亲戚那里偷偷借了钱转了专业,专心开始学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宁声涛之所以在大学里很少去江泳博的大学玩耍,江泳博也很少到宁声涛的大学玩,首先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那个时代高速公路未通车,铁路班车很少;其次是宁声涛很专心的一方面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另一方面的时间都用在身体锻炼和出外“游学”去了;再次是江泳博很专心的搞社会实践,不在校园里读书,就是在外面公司兼职,剩余时间最多的就是打麻将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宁声涛一直不喜欢蓉景,他从来就不喜欢平坦而没有个性的城市。他有句口号“到蓉景我都不用戴眼镜,第一没有秀色可餐,第二没有台阶上下,平坦的没有曲线。”

这最后一个原因可能才是真正的主因,在省内95%的人都喜欢蓉景这个城市的时候,宁声涛偏偏最喜欢渝州这种山水城市。而且,他一向是个不随大流的人,他对周律堂等朋友都说过:“既然大家都喜欢的我何必还要去喜欢,为什么我不去喜欢别人不喜欢的呢?大家都喜欢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大家都不喜欢,多我一个那就是稀罕,少我一个就是苦难。”

生活中,当一家餐馆人满为患的时候,宁声涛一般宁愿去隔壁一家门口罗雀的餐馆,他就不凑这个热闹。实在是自己要去那种门庭若市的餐馆,他都会刻意选择门前车马稀的时刻去。

文雨声和宁声涛恋爱的时候就特别不理解,因为她就是一个特别喜欢随大流,特别喜欢由别人的意志来决定或者影响自己意志的女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