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虎拦山(2 / 2)
这就是青林预先料见,重宝出世,乱世将至,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没有足够实力,搅混水只能被淹没在混水中,魂魄消弭,转世投胎都不能,大机缘伴随大恐怖。
虎拦山他们一行人,深入至两界山深处,十万大山内部,瘴气弥漫,绝地林立,刚刚所立之处或许一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盛世景象,但是不到半日,风云突变,大雨骤至,风狂雨急,好似天崩地裂,雨水倾斜,地上同样雨水滚滚翻腾,修士能够飞空踏步,横渡青霄,但是这雨下得邪性,地上雨水汇聚而成溪、成河、成湖,更加邪性。
雨水中有水形成的神人,手持奇异兵刃,杀向地面,地面水泊之中,同样浊浪滔天,从中钻出各类浑水组成的甲士,与之对抗,双方厮杀震天,却寂静无比,只有哗哗水声四周传来。
有修士看情况不妙,意欲穿越雨帘水幕,结果沾染水渍,没有飞出去多远便肉身腐坏,骨肉分离,一身修为化为冥冥。
或者所行之路,走至半道,地面裂开,从土中升腾出火焰精怪,原本有火修喜不自胜,但是很快便让这些人陷入危机之中,火灵精怪互相疯狂吞噬,场面混乱之时修士尚可渔利,但是火灵晋升速度极快,很快火凤、火龙出现,谋利取巧之辈很快被精怪围困,最终只有十余一二才得以存活,所剩之人无不是修士之中鼎鼎大名的存在,当真让人不胜唏嘘,感慨万分。
通过汇总打探的消息,出现过异象形成绝地之处共计三百多,异象种类繁多,现在还没有重复出现过,各类异象无穷无尽,好似随机轮播一样。因目前尚未出现什么可控契机,而据传闻所述,虽然异象门类繁杂,但仍然有人判断出与宇宙虚空混沌有关,因为有人于异象之中获得一丝可以凝炼成形的先天之气。
先天之气?
青林脑海中有些疑惑,先天之气的消息能够打探出来,事出反常啊。
其他信息都是零零散散的一些异象的拓影或者词语描述,青林越看面色越是僵硬,因为他突然发现这些痕迹之中有些熟悉的气息。
没错,青云宗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师,施法并没有其他宗门一般,动辄气息磅礴,调动灵气之间以超绝法力引动,状如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令旗出动,千军所向。
而青云宗法度自然,道法如水化冰,如春花开谢,如云随风动,如雨润万物。道法无形无迹,气息不掺杂,并且区别于五行之力。
但青云宗子弟之间还是能够感应到道法痕迹,特殊功法之间的元力共鸣。除此之外了无痕。
看着拓影和描述,青林感受到这些异象并非自然的界界相融相通,而是有人以法力引动,而这种引动能够给人造成自然爆发的假象,瞒过问玄巅峰,甚至道相境界的存在,那只能是青云宗。
但是,理由是什么呢?
隐隐约约,青林抓住一根丝线,但是却不能扯动,丝线的另外一端,或许现在还不能够承受那样的结果。
沉默间,虎拦山很是体贴的没有发出声音。两个人边走边聊,相互之间交流对于异象的看法,一些看法青林有所忽略,或者说拓影的不完整让他有所误判。
虎拦山一行人根据发现猜测有道相修士破界抽取此界本源,但抽取的本源并没有引起界主的注意,而朱凤子等人或许知道一些,而她们并没有和此界有太多的纠葛,凭什么要告诉你呢?所以虎拦山觉得,青林既然知道一些事情,需要再核实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遗漏掉的地方。
青林听闻心中一凛,抽取此界本源的应该是凤小所为,但凤小应该还未突破至道相境界,而朱凤子镇压之事并没有什么保密的需要,倒是东华子、北冥子等人之外还有其他人,这可是了不得的消息。
那条小龙有些可疑之处,可惜人家身份高绝,不可揣度。
虎拦山不知道青林被他们猜测惊到,以为青林在回想重要信息,或者斟酌。静默等待着,青林回过神来,看到虎拦山的模样,心道“果然背后有人指点,只是不知这人是敌是友。”
虎拦山一路引着青林,走向内城,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青林总感觉南元城的脉络在逐渐变得晦涩难查起来。
来到内城关卡之处,虎拦山拿出一枚精美令牌,令牌上雕凤展翅欲飞,凤眼清澈明亮好似活物一般,青林与凤眼对视一眼,感觉凤眼有洞穿神宫,明察元胎的异样,青林运转真诀,安定心神。再看去却没有一丝异样,心下疑惑不已。
关卡处是一名老者和一名少年模样的两位检察使,少年检察使拿着令牌非常认真的检查着令牌的密文符阵,然后转身过去禀告老者,老者睁眼看着虎拦山,面现异色,一闪而过,交代几声对少年知道,少年俯首恭听,转身过来将令牌双手递给虎拦山道:“令牌无异,查验无缺。准许通行,小……”
只见一只大手,啪的一声,将少年搂翻在地,“什么人,竟敢袭击本座!”
少年被搂翻的一刻,身法使出,闪烁数十丈远,回头问道,却看到老者拿着令牌恭敬的双手呈上,道:“小将李飞阳,值守内城检察使,此令牌事关城主府,请谨慎使用,下面的人不懂事,请上官饶恕。”
少年看着老者恭敬的样子,也知道自己鲁莽,走回来站立在老者身后,双手拱揖。
虎拦山面色未变,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青林,道“原来这个令牌来头这么大啊。我并非什么上官,你们无罪。”说吧,空口无声对青林说道“快走,麻烦要来了。”
青林心道“果然跟着这稀贝货,没有简单事,算了,以后还有仰仗之处,该忍得忍着。”
两个人脚下使力,飞快奔走,形状狼藉,如落荒而逃一般。
少年见他们二人如此作态,心中惴惴,看向老者,老者沉吟片刻道“此事你就当未曾见过,到死都不曾遇见,否则你大祸临头。“
少年漫不经心,老者道“你若不想牵连你娘,你大可不放在心上。“
少年心神一震,叹道:“多谢师叔提点,弟子莫敢忘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