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9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 4 9 章

老牛家的日子依然如故,牛老大忙着庄稼院儿里的活,牛老三每天都要到七凤家里去。到天黑,牛老大和以往一样在院子里喊,“该吹灯啦!”接着又喊另外一句“豆油多贵呀!”他的声音语调和爹牛得万活着的时候没有区别,老牛家有所不同的是,牛老四的屋子里有了变化,牛老四不再一个人看书了,而是两个人看书,住在老牛家的八路军马指导员和牛老四在一个屋子里看书,两个人又看书又唠嗑,豆油灯也点亮一宿。

原来,老牛家下屋住八路军当天晚上,所有的八路军都开走了,向东开走了,据说开往沈阳方向,两个小“八路”有紧急情况也跟着大部队走了。那个叫马指导员的老“八路”,因为腿伤暂时留在老牛家,那两个小“八路”临走的时候跟牛大嫂说:过几天再来接马指导员,让马指导员暂时住几天,又给牛大嫂留下了伙食费。

第一天晚上,马指导员一个人住在牛老四的对面屋,八路军马指导员也是个爱看书的人,他每天晚上都要看书,有时候要看到半夜。天刚黑,牛老大吹灯和豆油多贵的喊声,让马指导员吹灭了豆油灯,八路军不敢违犯群众纪律,老乡家不让点油灯,八路军更不能点灯。不过,马指导员不看书睡不着觉,他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到院子里看了一下,整个院子豆油灯都灭了,只有牛老四屋子里还亮着灯。马指导员这一夜看了几次,牛老四的屋子里的灯亮了一宿,直到天亮才熄灭。

天亮以后,马指导员等着牛老四起来,要跟牛老四唠唠喀,也顺便问问不让点油灯是怎么回事?牛老四快到中午才起来,马指导员来到了牛老四的屋子里,问牛老四晚上点豆油灯的事。牛老四把马指导员让到屋子里坐下,给马指导员讲了老牛家晚上是不许点灯的,只有他是个例外。马指导员很觉得新奇,牛老四告诉了他和大嫂子的故事:

这个事一点也不奇怪,老牛家晚上不准点灯,是因为豆油贵,这是我爹活着的时候留下的规矩。我生下来就没有了娘,我差一点送人,是我的大嫂子把我留下来的,也是我大嫂子把我养大的,所以我大嫂子处处护着我。我有个二哥,在城里教书,二哥让我到城里去念书,大嫂子不让我去。大嫂子怕我到城里吃亏,二哥也拿大嫂子没有办法,只好从城里拿书来给我看。刚开始的时候,爹就象昨天晚上那样喊;该吹灯啦,豆油多贵呀!爹喊了我几次,又说我几次,不让我晚上点豆油灯。结果,大嫂子不乐意了,第二天,大嫂子就回到娘家,管她娘家的五个哥哥一家要了一斤豆油,一共要了五斤豆油,用一个坛子装着,走了三十里地拎回来了,给我点灯看书用。我爹知道,我大嫂子哥哥家哪里有豆油哇,他五个哥哥家里都很穷,连吃的豆油都没有,那肯定是管别人家借的。第二天,我爹让我大哥赶着大马车从我家拿豆油还回去了。打那以后,我点豆油灯看书,不论点多长时间,再也没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家有豆油,点得起豆油灯,我爹说,这叫过日子,能省点就省点,我大哥也说,这叫过日子。我爹死了以后,我大哥就学我爹的样子,每天晚上喊:该吹灯啦!大哥停了一会儿再喊声第二句,豆油多贵呀!

马指导员听了牛老四豆油点灯的故事和大嫂子的故事很受感动。

“你大嫂子比你娘对你都好吧?”马指导员问。

“我没有娘,不知道娘是怎样对待儿子的,可我看过别人家有娘的人,都没有大嫂子对我好。我这一辈子就听我大嫂子的。”牛老四回答。

“你没有娘是不幸的,你有一个这样好大嫂子,你又是最幸运的。”马指导员说。

“也有好多人这么说,说我命好,说我有一个好大嫂子,我有福。马指导员你看。”牛老四指着地下的用完的几个豆油坛子说,“我们家的豆油只有我随便用。”

“你想不想到城里念书?”马指导员很感慨。

“想,咋不想呢?”

“你大嫂子为什么不让你去?”

“大嫂子怕我到城里丢了,还怕我到城里受欺侮。”

“对,大嫂子总把我当成小孩子,让我一辈子不离开她。”

“你大嫂子对你真好,你的命真好!”

打那以后,马指导员就搬到牛老四的屋子里,到了晚上,两个人用一盏豆油灯看书。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牛老四和马指导员看书的时候,马指导员非常惊讶牛老四有那么多书,有那么多的好书,马指导员发现牛老四看《孙子兵法》。

“牛老四,你还在学习兵法?”

“是我二哥拿来的,让我多学一点知识。二哥说,学习兵法不一定都要打仗,兵法能发展自己的思想,因为兵法能让人的思想最活跃,兵法也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没想到,在饮马屯的小村庄,还牛老四这样爱读书的人,你不但有一个好大嫂子,也有一个懂学问的好二哥。”马指导员更加感慨。

“你说的对,我有一个好大嫂子,也有一个好二哥。二哥不光是给我拿书看,也处处关心我。二哥听说了大嫂子回娘家拿豆油让的故事。二哥跟别人说,‘大嫂子为了让老四看书,从她的穷哥哥家里拿豆油,我听了都想哭,大嫂子对老四的这份情谊让我感动。”

“你二哥在城里是干啥的?”马指导员问。

“我二哥是半城县中学的语文老师。是从我们饮马屯出去的。大嫂子总让我向二哥学,做二哥那样有出息的人。”

“你大嫂子说的对,你应该向二哥学习。”

“我二哥对大嫂子也有意见,有时也生大嫂子的气,大嫂子不让我去城里念书,二哥说她不讲理。不过,二哥特别尊重大嫂子,二哥说大嫂子是老牛家的功臣。”

一连几个日日夜夜,牛老四和马指导员一起看书,一起唠嗑。马指导员爱听牛老四和大嫂子的故事,也爱听牛老四和二哥的故事。马指导员说,大嫂子的故事就是穷人的故事。二哥的故事就是读书人的故事。

在几天的交往中,牛老四和马指导员无话不说。接着,他们又开始换书看,马指导员很少看牛老四这一类深奥的古典文学书籍,而牛老四也是第一次看八路军书籍,第一次接受□□的思想。牛老四还从马指导员那里看到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牛老四和马指导员在一起待了几天,牛老四知道了好多抗日的故事,也知道了红军的故事,这是二哥拿的书里所没有的,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牛老四知道了。不光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打仗,中国人和中国人自己在打仗,外国人和外国人也在打仗,牛老四知道了。

八路军的指导员也说,侯大山和朱一之是汉奸,是应该枪毙的汉奸。牛老四相信大柱子和二柱子的话了,当劳工的哥俩在外面也长了见识。牛老四跟马指导员唠得很投机,佩服八路军,佩服马指导员。马指导员羡慕牛老四,有个象母亲一样的好大嫂子,有个象先生一样的好二哥。

形势越来越紧张,国民党的先头部队开过来了,□□的军队已经全部开走了,马指导员在老牛家住了几天以后,怕连累老牛家拄着棍子要自己走,牛老四不让马指导员走,牛老四把大嫂子叫来了。

“这哪中啊,你的腿没好利索不能走路。”牛大嫂说。

“我必须得到走,如果被敌人发现,我要拖累你们家。”马指导员坚定地说。

“那也不能走,我先给你找一个地方猫起来,等来人接你再走。”牛大嫂把马指导员藏在后院的菜窖里了。

起初马指导员不肯,后来在牛大嫂的强迫下,马指导员只好答应了。白天,马指导员藏在老牛家后院的菜窖里,晚上关上大门以后又跟牛老四在一个屋子看书。

几天以后的夜里,两个小“八路”牵着一匹马来了,马指导员告别了牛老四,又谢过了牛老大和牛大嫂,骑马跟着两个战士走了。此时,所有的八路军都走了,向东走了,走的无影无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