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旧事再提(2 / 2)
“郡主放心,辰灵必会将书信转交给子书公子。他不过是公务缠身,迟来些罢了。”柳敏鉴貌辨色,低声劝道。
灿姬不发一语,依旧是寂寥的模样。
柳敏见状,晓得郡主是患了相思之症。轻叹一声,转身移步到栅栏之前。举目望去,只见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其间正有一人,由远及近,向此阁迎面而来。待仔细辨认,她忽而神情惊喜,边用手指着边转身唤道。
“郡主,辰灵来了。”
灿姬闻听此言,眼神瞬间一亮,唇边也随之泛起笑意。她迫不及待的起身迎了出去,须臾只见身上背着包裹的辰灵独自前来,却并无子书江远的身影。
“见过郡主。”辰灵含笑抱拳施礼道,“听闻今日是郡主的芳诞,辰灵特到此祝贺。”
灿姬定定的看着辰灵,失望之情无以言表。她心中早已知晓他定是刻意躲避,却从未想到就连此等的重要之日,也会有这般结果。她默不作声,转身而归,悻悻的坐回了原处。
“郡主......”柳敏看着她,焦急的唤道。随即狠狠的看着辰灵,嚷道,“我不是已将那书信交付于你,让你转给你家公子。如今他人呢?去了何处?你今日无论怎地都要给个说法才行。”
辰灵见柳敏如此咄咄逼人,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模样。又见灿姬面容这般憔悴,虽未问询,机敏的他心中也已知晓一二。看柳敏又欲再说,他猝然抬起手,打断了她的话头。
“郡主,我家公子有一物托辰灵呈交。”
辰灵边说边快步来到灿姬的面前,解下了身上的包裹,放到石桌上。随着他翼翼小心的展开包袱,一张由椅梧所制,遍刻花纹,镶金嵌玉的古琴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用手抚之,但闻此琴清如溅玉,颤若龙吟。仿若那三国时,竹林七贤为首的嵇康《琴赋》一文中所记载的那般。
“郡主,此琴名唤‘独幽’,乃是我家公子的珍视之物。”辰灵见灿姬对古琴已然爱不释手,便随即介绍道。
“你家公子究竟是何意?这架子未免端的也有些太大了吧。”柳敏站立一旁,依旧不依不饶的说道。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灿姬疑惑的凝视了古琴片刻,忽然心中豁然开朗,顿悟了子书江远那未曾言说的心意。柳敏刚要继续力争,却被灿姬朗然打断。
“辰灵,既然你家公子慷慨赠琴,本郡主又焉有不收之理?”灿姬含笑说道。
柳敏目光诧异,呆呆的看着郡主,暗自纳闷为何她会突然转了性子。明明方才还是那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而今却又变得神采奕奕,竟是判若两人。
灿姬款步走到居中的石凳之前坐下,随着十指纤纤拨弄琴弦,一阵清婉流畅的琴声忽然而起。仿若流水潺潺,间含忧伤淡淡。清风拂过,草木之香氤氲缭绕,久久不散。辰灵与柳敏见此情景,不觉双双都有些痴了。
一曲终了,灿姬缓缓抬头看着二人,莞尔一笑道,“常言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辰灵,我有一诗赠与你家公子,权作回礼。”
辰灵再次抱拳施礼,慨然说道,“郡主放心,辰灵定会带到。”
灿姬低头抚琴,略作沉吟,缓声说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辰灵疑惑的看着灿姬,不解其意。愣了楞,开始在心中暗自揣测,此诗本是出自先秦时期的《国风.郑风》一篇,原为男女情人间的俏皮骂语。如今郡主却让自己转呈此诗,近日公子躲避甚为辛苦,莫说是闲聊,就连面都未曾见过,难不成此转机正是这张古琴吗?
灿姬见辰灵这般神态,不禁哑然失笑,随即说道,“莫要在此犹豫,待你转达,他定会知晓。”
但恐红尘虚白首,宁论蹙议分先后。莫占莺花笑寂寥,长安春色年年有。
琅玕院帝休室,子书江远站在窗前,恍惚迷离的看着窗外。外面,不知几时竟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丝如絮,诉不完的情愁。半晌,他转过身来,看着背后的辰灵问道。
“她确是这般言说,要你将此诗告知于我?”
“不错,郡主说公子这般聪慧,定会知晓她的用意。”辰灵边颔首边纳闷说道,“不过她究竟为何意,还确是令人费解。”
子书江远瞥了一眼辰灵,随后又将视线移向窗外,只见两只燕子正相伴而归,身影翩然。燕语呢喃,好似一对沐浴爱河的情侣,相依而生,不分你我。
叫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