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五章 生死相托(2 / 2)

加入书签

秦陌儿目光关切的看向袁天罡,神态欲诉还休。心头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怎样开口。她朝袁天罡瞥了一眼,转身随众位师兄离去。然而还未走出几步,却猝然倒地。众人大骇,将其扶起。借着火光,只见她面色惨白,气息微弱,方知刚才那黑衣人的钢刀上淬着剧毒。虽经连声呼唤,但她却仍是双眼紧闭,昏迷不醒。眼看,一缕芳魂就要冲到九霄天外。

在咏善的带领下,众人将秦陌儿送回了薰华馆,随即又前往真人房请来渺空真人。因之前与师妹有所约定,不能暴露其女儿家的身份。故此虽有此番经历,大师兄咏善仍以闭门思过为由,将袁天罡独自关在房中。袁天罡虽心有挂牵,担心师弟的伤势。然碍于山门规矩,只得悻悻应允。

薰华馆,室内外一片愁云惨雾。渺空真人得到弟子的通禀,得知女儿受伤昏迷,急急赶来。见此情景,不由大骇,上前为女儿搭脉,才知其竟是沾染了名唤茉莉根的至毒之液。

此茉莉虽与平日所见花名相同,却并不是寻常之物,它盛产于武夷山九疑谷的桃花溪中。因此溪水蕴藏桃花瘴,毒性甚烈。茉莉根受其滋养,便也变得剧毒无比。无需太多,只需一点就足以令人丧命。而其毒也极为隐秘,就连那长于测毒的至宝玉蟾蜍亦验不出毒性来。此毒世间并无解药,唯有西梁山女妪国的千年肉佛能够以毒攻毒。只可惜西梁山距离阆中路途遥远,此间又有怒海、火山、蛇岛等三重关卡相阻,想要前往此处,绝非易事。

众人听到渺空真人如此言说,顿时面露悲戚,不约而同垂下泪来。虽想要前往,却又恐有命运之忧,着实是进退两难。

众人正在忧虑之时,忽然听到从附近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咏善害怕事情有变,率领众位师弟出门御敌。在众人惊讶的注视中,袁天罡神情悲哀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但见他依旧穿着青色道服,神情悲恸,眼睛发红,目光中依稀有泪花闪闪。

咏善看到袁天罡,不禁面露诧异,疾步上前来到他的面前。

“师弟,你......你怎地会来?师兄不是让你在房中闭门思过吗?”咏善惊诧的问道。

“师兄,你们说得是真的吗?”袁天罡直言问道,“陌儿她真的是个女子?是师父的女儿?咱们的师妹?”

咏善不由心中一惊,通过方才的问话,他已知晓师弟定是在他们走后,因心中放不下师妹的伤情,悄悄尾随前来。而刚才那一阵喧嚣自然也被他听到了耳中。既是如此,那也就不便再隐瞒下去。想到此处,他神情沉重,沉默无语,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袁天罡原是半信半疑,如今见大师兄如此,心中不禁踌躇。平素里秦陌儿和他相处的种种情景,不由又浮现在了眼前。难怪说小师弟一直对他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自己无论遇到什么难事都逃不过师弟的眼睛,原来确是这般。若要怪,只能怪自己太过愚笨,未能早点发现其中端倪。

“天罡,你莫要怪师兄们。师兄原不想隐瞒于你,只是碍不过陌儿师妹的坚持,所以才......”说到此处,咏善的话音戛然而止。顿了一顿,随后才又说道,“师妹早已对你芳心暗许,情有独钟,我们以为你早就知晓。”

袁天罡轻叹一声,扪心自问,他对师妹确是有愧。自他来后,除了一心修道,就是想着将来要替父母家人复仇。莫说是察觉师妹的心思,就连师妹的人,他都未能发觉有何异样。若不是今夜之事,他只怕还在懵懂之中。

“已然有所遗憾,又岂能错过终身?”他幽幽说道。

在众位师兄的注视之下,袁天罡伸出双手将门推开,走进房中。环顾四周,但见室内布置极为雅致,温馨清丽,文雅中带着英气,便知师妹定不是寻常的女子。他又向前快走几步,来到床前,只见陌儿已是奄奄一息,心中不禁一阵难过。他见师父正看着自己,忙双膝跪倒,俯首请罪。

“师父,弟子袁天罡自知有罪,请您责罚。”他说到此处,默了一默,又随即说道,“弟子愿去西梁寻找仙草,以救师妹。”

渺空真人先是淡然的看着袁天罡,闻听此语,身子不由一颤,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

“十五,你初入我天宫院。正所谓道法自然,你学艺尚不精通,若是此刻贸然前去寻药,只怕是凶多吉少,会有性命之忧。”渺空真人正色说道。

“弟子不怕前途险阻,唯愿师妹无恙,还望师父成全天罡。”袁天罡抱拳施礼,决绝说道。

渺空真人凝视着袁天罡,但见他虽身着道服,却依然挡不住那周身上下的书生儒雅之气。颜如冠玉、目如朗星、鼻如悬胆,果然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正人君子。看到此处,他不由在心中暗自转念,都说貌如其人,若是陌儿日后真的能与其成婚,这日子也应过得极为舒心。想到这里,他微微颔首,赞许说道。

“你既态度如此坚决,为师便遂了你的心意吧。”说到此处,渺空真人来到袁天罡的面前,从袖筒中摸出了一个小小的羊脂葫芦,递到了他的面前,叮嘱说道,“此处有为师特制的三粒丹丸,若是遇到危急之时,可将其吞入腹中,保你性命无忧。”

“是。”袁天罡抱拳施礼,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秦陌儿,嘱咐道,“还请师父好好照顾师妹,待天罡归来。”

“你且放心,为师自有安排。”渺空真人缓言说道。

袁天罡匍匐在地,给师父磕了一记响头。随后,在渺空真人的注视下,随后转身疾步走出薰华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