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1 / 2)
天气炎热, 众人踏上回中原的路。</p>
沈应离看着面冷, 其实心还热, 途中总一声不吭地上树掏鸟窝,下河摸几次鱼儿, 想尽办法给四个孩子找吃的,可怜尹满突然间就失了宠。</p>
四个小人儿里,除去爪,其他三人皆是地地道道的中原面孔。那两兄弟在不大记事时就被抓去充了人牲, 中原话说的都不大利索。</p>
牙是个例外,他家乡在边境,幼时就通晓两地语言,八岁那年被家人卖去外邦做了传音的。牙嘴巴甜,说的话好听, 讨人喜欢, 把族中各位姐姐逗乐的时候还能捞上不少的一笔。</p>
可惜好景不长,山神殿常托梦传来神旨,巫族大祀之仪变得愈加频繁,长老们一面说是爪的异瞳之相带来的不幸,一面又说是族中中原人带来的晦气。牙夹在中间被抛上抛下, 哪怕嘴再甜, 慢慢没了用,也被扔进了饲养人牲的笼里。</p>
他们记不得从前的中原是何模样, 看到路边一个个瘦骨伶仃的老者、一堆堆散了的白骨、一具具发臭的尸体, 还以为是常态。</p>
牙背后的伤流出了些脓水, 人还在发着热,整日里都没什么精神。他们几个做人牲时,终日被困笼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风吹雨打也没人管,都坏了身体。</p>
沈应离的伤情况也不乐观,他伤得更重,但好在身子骨硬朗,闷头走在最前面,都不带喘口气的。</p>
自怨气席卷过后,路边设的长亭短亭无人看管,成了废亭。只在曾经圈出的地方生出了些药草,沈应离识得哪个疗伤,摘了些揉碎涂给了牙,先给他续续命。</p>
他们花了一整日才过了尸骸遍野的远郊,尹满自是口干舌燥,“祖宗”两个字都喊不出来。</p>
头天一早,再行了小半个时辰,尹满远远看到前面有片菜地,又听到辘轳咿呀咿呀的声音,刹那间眼不花了腿也不疼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激动地拍了拍就近两个人的头,“嘿嘿,有水了!”</p>
被拍了头的是两兄弟,一个兔一个犬,两个人泪眼汪汪地抱着头,被尹满推着向前跑。</p>
牙浑身酸软,被爪扶着走,五个人都向那口井而去。</p>
那井还很新,应是刚开凿出来的,井边围了几个汉子,手中拿着新井绳,一下一下引着泉灌溉身后菜地。</p>
这会儿过得都是苦日子,可最苦的要属那些达官贵人,本无忧无虑的好日子过到了头,初尝盛世之变,初尝流离颠沛之痛,都要叫苦不迭的。而他们这种自力更生的,只要怨气不祸害,日子就是照常过。</p>
尹满带了四个孩子跑来,自然而然吸引了目光。众人本是提防戒备的,待靠得近了,看清几个小儿模样,脸上都露出了同情,忙停了手里的活。</p>
远处站着拨弄菜蔬的也走了过来,他们许久不见过路客,都觉好奇,上来就一顿问询,还给尹满送来了水。</p>
一个抱着竹管的汉子叹息道:“这世道不易,你一人带四个娃娃,也是难得。”说完仔细看了看尹满和四个孩子,横看竖看都看着不像,尴尬开口:“怪事,你的娃娃们怎么长得都不像你?”</p>
尹满忙着喝水,被他一番话噎得胸口痛,使劲顺了顺,“哎呦!不是我的不是我的!是我们主子心善,养了路上捡来的娃娃!”</p>
说完,猛然发现主子不在身边,就只听得四个孩子吞咽水声的音,抬头望去,见沈应离离得远,在坡上竹林间晃晃悠悠,只看得见一点青影,一点黄影,原来是找那林子里的一匹马去了。</p>
他正急着过去送水,又听那汉子口无遮拦道:“你们苦啊!我们也天天担惊受怕的,好好的日子全被搅碎了!还是要怪那沈贼,不久前,听人说那个沈应离竟大闹了都城,还滥杀无辜!都要怪他了……”</p>
尹满没等他说完,嘴里“哎呦”了两声,把话打断了,连连摇着头,堵住了兔的耳朵,就怕这几个孩子听了,在沈应离面前乱说些什么。</p>
牙懂些世故,侧目看着尹满,后者眼神有些躲闪,倒是接过了目光。尹满憋了一肚子话,紧着指了指牙,和旁边一个头上缠着布帕的妇人说:“这个身上有伤,你们能不能行行好,帮他看一看?”</p>
妇人也是个热心肠,没有犹豫太久,还是应了。</p>
四个娃娃里,也只有牙懂得最多,听得最明白。尹满想着要同他好好说一说,跟着妇人边走边打发另外三个,遥指那边竹林,“去去去,找主子去!给他送点水!听不明白?送水总明白吧!快去快去!”</p>
·</p>
这一块儿田地被水灌过,酷暑便不怎明显,走在其中,略微有些初春凉意。</p>
沈应离是听到了马嘶,他循着声音走了一段路,在坡上竹林间看到一匹黄骠马。</p>
与他在府上的宝骏不同,这匹老了,蹄也无人修,被系在竹间,身上未配鞍具。沈应离沉默着走去,轻轻拍了拍它背,见它不反感,抚过鬃毛,靠了过去。</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