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沈心传揪着许欢朝外走的时候, 许欢正窝在一个角落里同几个府里的丫头玩骰子。许欢搞不懂沈心传步伐如此匆忙的原因,起先还赖着屁股蹲那儿不肯走。</p>

“哎,这不晚上还有顿饭没吃呢,怎么这么快就走了。”许欢的脑袋强行被沈心传塞进马车里,一声马鞭落下, 车子开始行驶。</p>

“怎么了这是。”许欢瞧着马车里的沈心传面色不大好, 心里头犯嘀咕。</p>

“你从她脖子里找出那只扳指的时候,可曾问过她是否会用箭。”沈心传没去回答许欢的问题,反而向她抛出了疑问。</p>

“兴许是信物, 其实带着也不见得就非得会用箭吧。”许欢依稀记得, 似乎就是从那时开始,沈心传的脸色就没好看过。</p>

“假若她会用呢。”</p>

“那又如何, 只是因为她作为王府里的丫鬟, 又会用箭,你就怀疑她?”</p>

“再加上一条,如若她就是前日劫狱之人呢。”</p>

许欢皱眉,将身子朝沈心传靠去。</p>

“你这话什么意思。”</p>

“会用箭,又会骑马,单独一人利用家畜扰乱刑场秩序,凭这份魄气, 只是做了个王府的小丫鬟听上去还真有点屈才。”</p>

许欢狐疑地摇了摇头,她实在无法将喜儿与沈心传口中的这个人联系到一起, 甚至在她看来, 这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两个人。</p>

“我说你最近是不是公事太忙忙糊涂了, 喜儿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你说的那种人啊。”</p>

“哼。”一丝讥笑从他的面上显露出,与其说沈心传对陶喜儿这个人感兴趣,倒不如说他更担心的,是堂弟沈知轩的安危,自打今儿亲眼瞧见他那只手是准备扣在木盒子上的时,他就已经看见了,堂弟的决心与目的。</p>

“越是不起眼的,越是觉得不是的,往往就越有可能是。”</p>

许欢挠头,以她的见解和脑子,几乎听不懂沈心传在说什么。</p>

她只是个一心想去大草原撒欢的丫头,夫君却是可以坐镇家中知晓天下事的官员,更是工于心计精于谋略,尽管这一切都只是个看上去毫无根据的猜测,可若是出自沈心传这个人之口,就会另其多增几份可靠性。</p>

“那,她不是也没做什么伤害你们沈家的事啊,也不过是骑个马用个箭而已,也只是说明她比寻常姑娘家厉害些,我觉得算不上什么要紧事儿吧。”</p>

“你可以想一想知轩半年前在边疆受过的箭伤。”</p>

“什么?”许欢不禁笑出声,她觉得这一回,沈心传想的有点魔怔了。</p>

“那可是在边疆啊大哥,那么远的地方呢。”</p>

“知轩是在回京途中受的伤,当时离京城只有不到两日的路程,只不过后来为了保险起见,才对外宣称是在边疆的旧伤复发。”</p>

这下许欢彻底哑口无言。</p>

沈心传的目光来到了她那头永远乱糟糟的发上,瞄了一眼,还是用着平稳的语气问她:</p>

“你今早戴的那根金钗呢。”</p>

这小娘子丢三落四不是一日两日了,沈心传大多装作不理会,能重买的就重买。</p>

“啊,兴许是丢在雪地里吧。”许欢摸了摸头发,冲夫君笑道。</p>

“等会儿再回家,先去翰林院找你父亲一趟。这几日我会派人手去知轩府上盯紧她,你这嘴给我把严了别说出去。”</p>

许欢下意识抿了抿嘴,没再去吭声,她总觉得沈心传挺重视这事儿的,尽管这一切都是空穴来风,只是一个猜测而已。</p>

沈家大宅,喜儿与沈知轩面对面站在陶滢的牌位之前。</p>

喜儿不知这只镯子的贵重,只当了个寻常物件还回去,这会儿沈知轩道明来意,一来二去倒成了她的不是了。</p>

她清楚在这件事儿也有自己的冲动与赌气,可这一切还不是来自于这份在乎么。</p>

许久,她举头望着他,嗫嚅着嘴唇,不知该说何字。</p>

“你当真不要这镯子了。”还是头一回,他沈王爷送出去的东西,居然被退了回来。</p>

喜儿再度将头低下,绞着手,根本不晓得该作什么好。</p>

她既然清楚了这只镯子的来历和意义,再去重新接受,就显得异常沉重。</p>

“王爷,奴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