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2)
落水</p>
邓婵满身狼狈回到屋子里时, 琼儿胆战心惊替夫人掸去身上的雪珠子, 去打探她的意思:</p>
“少奶奶,二爷这事儿, 我看还是赶紧告诉老太太的好。”</p>
为了府里一个不成文的小丫鬟就这么荒唐地跑了出去,这事情若是传出去, 只会让街坊邻居笑话, 沈知茂本就是侧室所生的儿子, 就算后来扶了正, 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加之这几年的风头全被沈知轩盖了去,邓婵考虑到整个王府的名声,全然将这口恶气活生生咽了下去。</p>
她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又是有什么咽不下去的。</p>
“琼儿。”梳妆台前的妇人拿起桌上的一串红玛瑙耳坠,仔细放在灯下观摩着。</p>
“你说, 我看上去,是不是很像个坏人啊。”</p>
一旁的琼儿猛地抬头,吃惊地看着自家主子:“少奶奶为何这么说。”</p>
邓婵对着面前铜镜里的容颜笑了起来:“总是这群丫头们一个劲地在主子面前卖惨,搞得全天下就她最惨一样。”</p>
琼儿低头垂目,细细听着。</p>
“分明就是这个不知好歹的丫头去破坏别人家的好日子,闯祸前也不去拿捏拿捏自己几分几两, 捅出篓子了还得要别人替她擦屁股。”</p>
屋外传来一阵不小得动静, 惹得琼儿下意识朝窗外看去。</p>
“不给点颜色瞧瞧, 真敢骑到我头上来了。”</p>
屋门“嘭”地声被打开, 进来的柳纤纤哭得一脸梨花带雨, 抽噎着跑到了邓婵跟前。</p>
“表嫂可得替我做主,表哥今日说让我从那屋子里搬出去,还要我回徽州。”</p>
柳纤纤跪伏在邓婵身侧,一边抹着伤心泪,一边诉说着今儿发生的事情。</p>
邓婵伸出一只手,摸在了她的脸蛋上。</p>
“我听说,你今儿出去给小玲那丫头银子了?”</p>
柳纤纤一愣,随即止住泪水,将脸偏向了一侧:“我实在是看她可怜,担心她熬不过这段日子,所以。”</p>
“没事儿,我知道你们这些小姑娘最是有爱心,见不得别人落魄。”</p>
她重新将柳纤纤的脸蛋扳正,替她擦去那上面的泪水。</p>
“纤纤儿,答应嫂子,从明儿起,别去向这些人施舍爱心了,你信我的话,只要你不给银子给他们,沈知茂就算再也本事,在外头也浪不过几日,总归回来的。”</p>
一旁洗耳恭听的琼儿不得不为少奶奶的这份机智赞叹,也就能够理解为何她一开始说不必去老太太屋里禀报。</p>
琼儿跟在少奶奶和少爷后头也个把年头了,二爷什么脾性她还不清楚,一个习惯了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儿,眨眼间堕入贫穷与困顿的街头,情爱?情爱二字还能当饭吃,当银子花?</p>
等他这几日的新鲜劲儿过了,日后穷的没银子的花的时候,他又是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压根就无需少奶奶亲自寻他,自己想明白了也就回来了。</p>
柳纤纤没能明白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只是看着表嫂一脸志在必得的模样,心里头也跟着莫名踏实起来。</p>
“纤纤一切都听表嫂的。”她道。</p>
“这就对了,好姑娘。”邓婵牵起她的手,将她给搀扶起来。</p>
“也不用怕,嫂子这会儿就带你去老太太屋里,好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你放心,咱们家都是在外面有头有脸的主儿,咱们也都是,正儿八经人家出来的姑娘,还愁没人要么。走,去老太太屋里去。”</p>
沈知轩一路给喜儿撑着伞,直到踏进熟悉而又温暖的屋里,那把油纸伞才从她的头顶移开。</p>
见沈知轩亲手收伞,喜儿连忙接过来。</p>
“不用,你好生歇着就行。”沈知轩背过身,没劳烦喜儿动手。</p>
结果喜儿伸手便将那把纸伞硬是从沈知轩手中夺来,站在屋檐下,将伞上的雪水抖去。</p>
沈知轩尴尬地甩甩手,似乎也有些不大高兴。</p>
“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这气还没消啊。”</p>
喜儿将伞仔细擦拭完毕,放回了架子上,没去理会沈知轩。</p>
不知为何,他说这些话时,喜儿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皆是傍晚时分,他带着柳纤纤逛夜市的场景。</p>
“陶喜儿。”</p>
见她仍旧背着身子面对自己,沈知轩不禁走过去抓她的手。</p>
他那个时候,每回见她低头闷声不坑的时候,就喜欢一个劲地去撩拨她,非得逗得她满脸通红心里才觉得舒坦。</p>
可现今,不用他多言什么,陶喜儿自动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一改从前看他的眼神里满是欣喜的模样。</p>
“如若是小玲的事儿,你不必担心,我早已安顿好了她。”</p>
沈知轩是料到她没这个胆子向自己开口,才主动出面帮忙,按照以往他的脾性,这一类事情,是随邓婵在家里如何作妖的,他没这个功夫,也没这个闲情逸致去管。</p>
可这件事和她牵扯上了关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