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协理

初晨, 老太太屋里。

因昨儿晚饭并未见到媳妇的钟氏, 起了个大早洗漱打扮完毕,正襟危坐在屋堂中央, 接受来自江归燕的问安。

“倒是有个把年没见了,逢年过年也不见你回来看望看望我们这些老人。”

对于江归燕这个人, 老太太心中有太多怨言,可她向来做惯了慈眉善目的老人家, 纵是不平,也只掖在心里头。

“是知轩那孩子要我回来的, 老太太若是不愿意见我,我待几日就走。”

说着, 江夫人亮出了沈知轩亲手交给她的木盒,老太太双眼一亮, 心中已明了这一切。

“还给您吧,这玩意儿总归还是王府里的, 我一个人消受不起。”

她自小成长于田埂间,家中世世代代靠养马为生,做到父亲这一辈几乎囊括全京城所有商户往来交易所需的马匹, 更是每年为皇宫挑选上等马驹, 可家里头再阔绰,别人眼里也不过是个养马的。

老太太当初就是考虑到这层因素, 才不答应这门亲事, 江归燕进王府时, 也不过是个妾。

江归燕上一回见这盒子里的玉钗, 还是戴在沈王府王妃,沈知轩生母的发髻上。

“拿着吧,既然是知轩交给你的,我这个做奶奶的,不会有意见。”

这根玉钗向来只有王妃才有资格佩戴,落在谁的手里,代表着什么自然大家都心知肚明。

钟氏的确对于孙儿这种事先不告知的做法感到无可奈何,可往往在大事上,她是无条件支持孙儿的选择的。

尽管这么些年过去,钟氏对于江归燕的偏见,从来都是只增不减。

“既然如此,我收下这玩意儿,就是要接管整个王府的。”

她说话从不遮遮掩掩,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

钟氏裹着大衣,略略侧过去身,连稍着脸也转过去。

“王府这些年都是邓婵那孩子在打理,我这个老不死的,每日只在屋里头烧烧香念念佛,你有什么事儿,只去跟婵儿说去。”

提及邓婵,江归燕想起昨日在祠堂的一面,心中更是万般感慨。

“既然老太太都这么说,我自然是没意见的,娘这次能回来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屋外洪亮的嗓音响起,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邓婵打扮得一如往常般艳丽,在众人拥簇下笑着走进来。

一扫昨日的窘态,哪怕再度与江归燕碰面,还是穿红戴绿,金银首饰一样不落。

“我正打算和娘好好商量呢,喏,这些账簿,我一个人看实在头疼,娘这次回来,可得好好教教我,怎么看上面这些东西。”

身后琼儿捧来一摞高过头顶的账簿,都是这些年来沈王府的日常开支。

邓婵这回主动交出王府的执管大权,倒是令江归燕感到意外。

她先是看了眼堆积如山的账簿,接着将目光转向这个妇人,满眼的讨好,刻意伪装出来的善意,从头到脚,生动诠释了一个“假”字。

也不过是一个晚上的功夫,她就已经重振旗鼓自信地站在了江归燕的面前。

此情此景,看得江归燕浑身不自在起来。

这场不算愉快的问安,最终以江归燕起身抱着账簿默默离去作为终结,邓婵后头只顾着去和老太太说笑,满屋子的热闹,大有冷眼相看置身事外的意思。

后厨的小院子里,江归燕拿来几本账簿,迅速翻看了几眼,看得头昏眼花,干脆合上,去锅里舀了一碗稀粥,坐下就着咸菜吃着。

张管家听闻早上在老太太屋里的事儿,特地赶来。

“夫人哪里会看这些东西。”老张低头,是在笑她。

江归燕自然清楚,她本就大字不识一个,陪人斗嘴说上几句荤话倒是可以,遇见这等麻烦事儿,她躲还来不及呢。

“我知道,他们明摆着是准备看我的笑话。老张,你那儿事一大堆,也就别逞强来帮衬着我了,回去吧。”

江归燕要赶张管家走,张管家甚是为难,支吾着还是想帮夫人的忙。

“走吧,你放心,我自有法子对付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着,实则心里没底气得很。

于是赶走了老张,江夫人重新坐回小板凳上,先是琢磨了一会儿,眨眼又去看着树上的鸟儿,看得尤为出神。

一小碟子香气四溢的糍粑沾着刚熬出锅的红糖递在了江归燕眼前。

“夫人吃这些哪里够啊,呐。”

突如其来冒出来的人,江归燕一个激灵,赶忙放下碗筷。

“连理?”

“夫人。”连理也放下手中的碟子,高高兴兴站在江归燕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