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2 / 2)

加入书签

“可如今却因一个莫须有的流言,诸位就要处心积虑的来对付吾一个手无寸铁的妇人,不惜给吾冠上妖后的头衔,欲将吾除之而后快,吾做了这么多,不是为了陛下,难道是想图谋这江山不成?”

“那殿下与和彦通私下暗通曲款,难道也是有人故意栽赃构陷不成?河南王当年多次劝告无果,难道他也是为了构陷您吗?”

和士开一直默默站在自己的位子上,听到吏部尚书竟然将火引到了自己身上,他眉头微挑,仿佛刚从梦中醒来一般,慢悠悠的说道:“吏部尚书,你这罪名是不是扣的有点大了,殿下乃国母,是陛下的妻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年的河南王糊涂了,陛下已经都解释过了,怎么,你今日也糊涂了?还需要陛下向你再解释一遍吗?”

“下官不敢。”

和士开冷笑一声,双手交叠,盛气凌人地看着吏部尚书道:“下次说话可要小心啊,下官忠于陛下,多年来勤勤恳恳,陛下让我交殿下握塑,我便老老实实的交授,可不想到头来,却被你们拿来当成我与殿下暗通曲款的证据,随随便便的诬陷,我这颗心啊,当真是寒透了,也不知这究竟是我的过错,还是陛下的不是。”

高湛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胡月微接着道:“吾在宫中养男子不假,却也是陛下首肯的。”

高湛看着朝堂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从头至尾皆是一言不发,吏部尚书气的已是面色发白,振袖道:“荒唐,从古至今哪有这等荒唐事。”

胡月微所言并无半分虚假,她曾经的确为高湛在外征战日夜祈祷,也曾伴他左右寸步不离,男宠是胡月微主动索要的不假,高湛首肯也是真,荒唐的确是荒唐,这话千不该万不该由吏部尚书来说。

“皇后所言非虚。”一直不曾发作的高湛突然开口道:“来人,将他给朕拖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他了。”

高湛一声令下,禁军已经入殿来到吏部尚书面前,将他架了出去。

“陛下,下官在朝堂之上,行本分之事,下官究竟哪里做错了事,下官愚钝,请陛下明示。”

众人听这着吏部尚书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不由觉得心悸,皇后避重就轻,绝口不提与河南王高孝瑜有关的种种过往,态度模棱两可,而皇帝也是处处维护,皇帝的立场已经如此明显,下面站着的文武官员哪里还敢同皇帝叫板,连忙转变了态度,纷纷发言为皇后证明清白,却也有人据理力争,魑魅魍魉不过都是凭着他们一张空口白牙随意编排。

和士开依旧静静立在原地,眼中却写满了得意,在这场争辩中他显然成了最终的赢家。

朝会闹到这个份上,理应速速结束才是,可就在和士开准备提醒高湛时,忽见大理寺少卿站了出来,跪在殿中道:“陛下,下官有事要奏。”

大理寺少卿从袖中取出奏表,高举过头顶高声道:“吴校尉于昨日招供,常山动乱内有冤情,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

满朝顿时一片哗然,内侍张和上前接过大理寺少卿手中的奏表,回来交由高湛手中,高湛扫一眼众人的神情,尤是皇后、太子与南阳王,才就此翻开了手中的奏表。

这不看还好,看了反而更是给高湛添堵,只见他面色变得难看至极,高湛自己更是觉得胸闷气急,直接将奏表扔在了地上,目光阴沉的扫过几位皇子,咬牙切齿地道:“真是朕的好儿子,当真是朕生的好儿子,一个个都给朕装出一副愚蠢模样来,朕看你们都聪明的很。”

“退朝。”说罢高湛衣袖一甩,转身便走。

方才众人瞧皇帝的模样,就知皇帝是真的气急了,众人行完礼便匆匆离开了太极殿,只有南阳王高绰还留在殿中,他走出几步,将地上的奏表捡起来,粗略的扫了一眼,他的心便已经彻底凉透了。

奏表上写的皆是之前他对吴校尉说过的一些话,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高绰看着上面的字迹,忽而又想起之前吴校尉曾在自己面前讲过的那些承诺,整个人像是跌进了万丈深渊。

高绰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太极殿,他只觉得心里苦涩难当,不知是何时他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在见到妻子郑氏的那一刻,他浑身的气力都仿佛是被抽了个精光,对妻子道:“这朝中都是些见风使舵的小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