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9(2 / 2)

加入书签

弹琴的少年与司马相如一般皆是有才得不到赏识,有志得不到舒解,被迫清贫拮据之人,只是少年的琴音中少了些当年司马相如情佻卓文君时的游刃有余,多了些许望而不可及,求而不可得的惆怅。

缕缕琴音飘入青墙另一端胡桃的闺房,胡桃放下手中的竹卷,走出房间,倚门而立,目不转睛地盯着墙头那颗桃树。

侍女放下手中的竹筐,生气地道:“可恶,肯定又是他,日日在墙边谈这些靡靡之音,扰女郎清静,看我怎么教训他。”

“等等。”胡桃出声拦下侍女,缓步行下台阶,“这次我想自己去,也见见这弹琴人。”

父亲被封陇东王,深受皇帝信赖,姑母又是当今皇太后,胡桃满腹才情,在邺城中颇有声名,如今出落的也是亭亭玉立,每天都有不少达官贵人登门求娶这邺城第一贵女,但胡桃都没有上心过。

倒是墙外的弹琴人引起了胡桃的几分兴趣。

护卫在前开路,胡桃带着帏帽由侍女搀扶着挤进人群,来到少年面前。

胡桃停在距离少年十步处,少年琴声渐停,慢慢将琴放回琴匣,站起身朝胡桃作揖道:“在下荀子文,见过女郎。”

“是你?”薄纱下胡桃睁大双眼,脸颊通红。

荀子文面容清秀干净,为人也憨憨地非常有特点,胡桃虽然只见过他一面,但对他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再见他胡桃竟然有种命定的感觉,她低着头,薄纱一角被风吹起,胡桃抬起头来望着眼前儒雅的荀子文,不解地问道:“这首凤求凰,你是为谁而奏?”

荀子文坦然地回答,“为女郎而奏,曲虽是俗曲,但却寄托着子文的心意,望女郎细听后可以喜欢。”

荀子文一语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片刻寂静后,人群中嗤笑声骤然爆发,这些人大抵都是在笑他不自量力。

如胡桃这般的贵女,连世家子弟都不会放在眼中,更何况是像荀子文这样的寒门士子,这简直就是在自取其辱。

胡桃站在原地冷眼看着荀子文,娓娓道说:“世人皆将《凤求凰》当做传达爱慕之心的情曲,传唱他们的故事,殊不知,司马相如其实早就知道卓文君藏在屏风后,偷偷视之。”

“司马相如佯装不知,弹奏《凤求凰》,又让婢女帮忙传达情意。”

胡桃垂下眼眸,不由冷笑,婉转的语调中透露着些许的忧伤,“卓文君舍弃一切与司马相如私奔,后来,司马相如却是负了卓文君,要纳佳人为妾。”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得知夫君变心,写下《白头吟》想让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后来又写下《怨郎诗》、《诀别书》以示决绝,这才挽回自己的夫君。”

“世人只记得《凤求凰》的轰轰烈烈,却无人知道卓文君写下《诀别书》时的绝望,那些被隐去的悲酸冷苦,又有谁知?”

这被人传唱的倾世绝恋,在胡桃眼中却是像一场蓄谋已久的爱情骗局。

一个痴情女,一个多情郎。

在场人似乎都被胡桃说的话给震住了,不知是谁带头叫了声好,人群瞬间爆发出无数的拍手叫好声。

在众人拍手叫好的时候,荀子文就一直静静盯着立在眼前的女子,随后缓缓说道:“女郎说的是,后来司马相如的作为的确是负了卓文君一片深情,但子文同样相信,当初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他们对彼此的情意都是真的,不会假。”

“愿言配德,携手相将,是真。不得於飞,使我沦亡,也是真。”

荀子文目光炽热真诚,凭白惹人心慌缭乱,胡桃没遇到过像他这般执着的人,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荀子文又逼近一步,继续道:“我也同样敬佩卓文君,可以深情不负,同样也可以潇洒坦荡的诀别,与君断情,君若无情妾便休,我想这世间没有多少女郎能如她那般,敢爱敢恨,所以我敬佩她。”

“果然又是你这竖子。”

听到这个声音,胡桃双肩明显缩了一下,她转身循声望去,眼中充满了恐惧,“阿爷。”

胡长仁带着护卫从人群中走出来,愤怒地瞪着胡桃,伸手将她拉拽到自己身后,指着荀子文,大吼道:“来人,给我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丢到大街上去,打断他的手脚。”

※※※※※※※※※※※※※※※※※※※※

高玮:杀千刀的,敢跟朕抢女人,来人,给朕盘他!!

很久很久……没人响应

荀子文无奈摊手:小弟弟,忘了告诉你,我,是天选之人,知道什么是天选之人吗?

高玮:不知道。

荀子文:就是……额,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大概可能,就和充钱玩家一样吧。

高玮: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