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寄人篱下(2 / 2)

加入书签

朱嬷嬷一听,大喜过望:“您真是菩萨心肠!多谢了您!她家实在难,我瞧着也可怜。但是个乖孩子,吃得了苦——您一见她就知道,是个好孩子!跟您一样,是个好孩子!”

她说到后来,是真高兴,一时间把“跟您一样,是个好孩子”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嘉兰不由莞尔,又有些心酸。

和世人比,才知她的苦,也不过是九牛之一毛。

*

朱嬷嬷第二日就把阿团带到了嘉兰跟前。

阿团是跟着朱嬷嬷一起给嘉兰送午饭来的,她虽然叫“阿团”,可整个人却十分的瘦小,脸也黑黝黝的,看起来竟然也就只有五六岁的模样——但实际上,她已经九岁了!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看看阿团,再看看一旁白净的嘉竹,嘉兰的心里还是一阵一阵的难受。

“阿团,快来给姑娘磕头!”朱嬷嬷拉了阿团一把,嘉兰赶紧扶住了阿团的手:“嬷嬷,可别,我哪有什么让她磕头的地方呢。”

“姑娘,您昨儿给诚管家提那一嘴,才让她能来得了这儿!”朱嬷嬷顿了顿,有些愧疚道:“就是……就是她姑姑也跟着来了。您放心!她一准儿吵不到您!”

嘉兰愣了一下,连忙问道:“那怎么没瞧见人呢?”

阿团小心而谨慎地看了嘉兰一眼,她的目光里有十足的提防和警醒。朱嬷嬷也不由小心道:“诚管家给人安排在净房旁边了,就不来见您,污了您的眼睛……”

这年头,富贵人家讲究眼缘富贵。定北便罢了,都城的富贵人,是很见不得身体缺憾者的。就连李嫦茹这样身份尊贵的贵女,也只能终日待在家中,就连嘉竹都不认识她。偶尔来一次诗文会,就算众人忌惮她的身份,可谁又不在背后吃醋拈酸地骂几句?

嘉竹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她刚刚习武结束,换了身衣裳,一听这话,惊讶地坐到了嘉兰身边。嘉竹轻轻地摇了摇嘉兰的手臂,抬着头看着她。

嘉兰叹了口气,拍了拍嘉竹的手,又耐心地跟阿团解释:“这样的规矩,我们家从来都没有。只是我们的房间也不多,要委屈你姑姑跟你和朱嬷嬷挤作一间了。”

她说罢,唤小寒道:“小寒,你带着阿团和朱嬷嬷,去把她姑姑扶到房里歇息吧。”

“您大恩!那……那让她姑给您和小姑娘磕个头?”朱嬷嬷心中稍松一口气,犹疑地问道。

嘉兰此时,却一反常态地笑着点了点头:“也好。”

嘉竹一时有些疑惑,但朱嬷嬷和阿团却显而易见地长舒了一口气。阿团更是眼圈都悄悄地红了,她紧紧地握着朱嬷嬷的手,快步地拉着她往姑姑暂住的房子走。

嘉竹等她们走远了,才迟疑地问道:“二姐姐,为什么呀?”

她不明白,为什么之前嘉兰不受阿团的礼,可这一次,反而要受她姑姑磕头了呢?

嘉兰知道她在疑惑什么,甚至因为嘉竹愿意开口问这些问题而感到十分的欣喜。嘉兰一如往初那样细心地向她解释:“因为最开始,磕不磕头只是个礼节,这样的礼节,要与不要都不碍事。但是后来,我同意让阿团的姑姑来磕头,是在告诉朱嬷嬷和阿团,我并不介意看到她姑姑,并不介意她跟我们一起住在这个院子里。”

嘉兰又轻叹了一口气:“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磕头这样的大礼。可是阿竹,你会发现,有时候让人行这样的大礼,反而是在宽慰她们的心。”

嘉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嘉兰说这些话时,并没有避开芒种和白露。这是她的为人处世之道,她并不介意让她们知道。

芒种始终站得笔挺,仿佛充耳不闻一样毫无所动。可白露却忍不住微微转头看了过来,她看到嘉兰看着嘉竹眸中的认真,忍不住在心底喟叹一声。

三姑娘能有这样的姐姐,何其幸运!

她们能跟着这样的主子,何其幸运!

※※※※※※※※※※※※※※※※※※※※

第一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