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九章私仇(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三十九章 私仇

是不能。

即便宇文扩如今在襄阳只手遮天,也不能一夜之间,将二十六名涉案官员全给灭口了,何况这里头还有一位使持节刺史。

鲍护话里的意思,是叫他不要碰这位襄阳刺史,以免来日烂摊子不好收拾,可崔长陵并不这样想。

要想知道宇文扩在襄阳究竟有没有掌握军中势力,动襄阳刺史,是最好的法子。

也许是他周身突如其来的肃杀惊住了王羡,她咬着下唇叫三郎,试图将出神愣怔的崔长陵拉回现实来。

而她成功了,他回过神:“你方才说什么?”

“我是问你,打算从谁下手?”她有些犹豫,隐隐觉得他心里有了目标和主意,而那个名册她也匆匆扫过,要想把襄阳的动静闹大了,无外乎从那位刺史大人下手去查……

崔长陵应该是想要将事情彻底闹大的。

他们初到南漳,直到现在,抱着的念头,都是不要打草惊蛇,毕竟对外没人知道他们身上带着密旨,只道是来查这次的贪墨案的而已,襄阳纵使怀疑,也为着他们不曾大张旗鼓的调查到襄阳头上,而只能暗地里去布局,又或许只是在暗中观望着。

但现在元祁一死,他们再想暗中调查,线索就断了,至少妙玉楼的身上再不能做文章。

偏这时候庾子惠又派人送来了这份名册,说了那样一车的话,王羡觉得,把事情闹大,应该是崔长陵和庾子惠二人共同的主意。

虽然崔长陵说,他和庾子惠大概水火不容,谁也看不上谁,针尖对麦芒的,可她还是觉得,这二人太相似,有一种神交之谊似的。

眼下崔长陵又沉默着,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瞧,王羡觉得头皮发麻:“你别这么看着我笑。”

于是他换了副神色,笑意再不刻意收着:“那看样子,你猜出我的心思了。”

果真是这样。

王羡心一沉:“不成。”

这一句几乎是脱口而出,崔长陵愣了下:“倒少见你这样直挺挺的反驳我,怎么就不成了呢?”

“襄阳刺史使持节,那是陛下高恩,皇恩浩荡,他却参与了贪墨案情,有负圣恩,况且你想从他身上下手,无非想弄清楚,广阳王和这位使持节刺史之间,到底有没有勾结在一起。”王羡再也坐不住了,缓缓的站起身,又一点点的挪向他,“如果勾结了,你打算怎么向陛下呈奏?”

若查有实证,自当如实上表,奏至御前,革职查办,押解入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