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如来死后无(2 / 2)

加入书签

谛闲当下疑窦丛生,便将青青往旁推搡,正欲再发问,紧那罗又冷冷地命令道:“走。”

人狠话不多,确是魔尊风范。

谛闲只得服从地低着头,跟在紧那罗之后,并拉过陈大猷。

青青明白谛闲是想让自己施以后援,只可惜方才话说到一半,还并不清楚谛闲的具体计划,于是四下张望,寻觅谢必安。

“奇怪,谢大人去哪儿了?这会子正是紧急时刻,断不能就这样甩下我们走了罢?”

可惜四野平阔,人烟旷绝,再见不到那一束白色高影。

“谢大人……谢大人……”

青青愈来愈心焦,在河岸边寻觅许久,仍是不见。又忧念谛闲安危,终于不得已还是先弃下谢必安,往山上的坟场奔去。

此时已是子夜,荒野风紧露重,树石分疏,坟场鬼火闪烁,蓝光幽映,真真令人凄然不胜寒。

浊土深坑前,老道孙鹤逸笑容可掬,两个艳美道姑亦粉面含春,却纷纷手提殷红血剑,踩骨踏颅。

陈大猷虽然也是个杀过不少人的鲁莽武夫,见到这般诡奇的场面,联想到谛闲方才那番大小魔王论,心内对这三人更起了警惕之意。

谛闲拉过陈大猷的手,悄悄地在其掌心中写了几个字,陈大猷默念着,却总觉得有些错漏。

“法师,我们查到这里就是那群和尚的头领所葬之处。你快过来看看。”孙鹤逸还在假装惘然无知的模样,一一清点道:“原来雨洼村的这群和尚,从前是前朝邪僧普光的弟子。难怪会化成飞僵恁地凶悍。”

谛闲也假意惊诧道:“是啊是啊,真是没想到。”

紧那罗在旁默不做声。

孙鹤逸又道:“如此,贫道终于明白为什么雨洼村要选址于此了。普光生前恶贯满盈,死后本应叉入十八层地狱受油锅之刑,但他这样的邪僧定不会甘愿服从这样的轮回业报,于是便让他的弟子们把他葬在这极恶之地,并建下村落守护他的魂魄。”

谛闲装腔作势道:“所以之前孙道长堪舆风水,发现他们雨洼村造了个风门格局,原来就是想要借这格局,以恶推恶,把普光养成邪灵么?”

紧那罗忽然掺道:“是养成魔。”

“嗯?”

紧那罗广袖散落,寒风扩境:“一千年前的我,就是被一群妖狐以这种方式养出来的。”

谛闲顿时噤声。

紧那罗又道:“肉体凡胎,饶是再强,终要受轮回之苦。惟有成魔成妖,方能纵横无形。可惜,世上魔王已足够多,轮不到你这后辈再来争名逐位!”

但见紧那罗倏然发狠,灰蓝色长发疯长缠丝,结成数十条妖状触手,在飒飒烈风中肆意招摇,呼啸着朝土穴掀去,暴虐之态宛若雷霆震怒!

谛闲抬臂直迎,妄图看清一二,不想却被身边陈大猷的拂乱长发所遮,没能瞧个真切,只隐约见到狂骤的泥飞土崩中,几缕银色星芒微微闪烁。

“那是……六环锡杖?”

泥飞土崩后,墓穴全开,一端沉固的石棺也被紧那罗的灰蓝色长发化就的妖手抬出地窖,升至半空。

紧那罗无视棺材内发出的戢戢之声,在狂风中踏步靠近,隔着丈余之远的空距,甩出长袖的瞬间便掀飞了石棺棺盖。

“子源小心!”

重约百斤的石棺棺盖是朝谛闲的方向飞扑而来的,惊得陈大猷再顾不得看戏,抱着谛闲往左侧翻滚数圈,方逃出一劫。

谛闲心念锡杖,未来得及感谢陈大猷,连忙又爬起来想要去靠近石棺,却见到石棺中已泻出璀璨银芒,一道佛陀影像显化浮空,似乎宝相庄严,悲天悯人。

“这是……?”

这就是他久闻大名的邪僧普光?

可这神圣祥和的气息又是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