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 章(2 / 2)

加入书签

说完,他自己笑了一下,“都没给我托梦呢。”

忽然他话锋一转,说,“此次,不成功便成仁,在沙场上你有你的悍勇,我是比不过的,且看我在朝堂之上如何为你们报仇。”

骄阳似火,暑热难消,每逢此时,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有其避暑之法,贫民百姓掏不起买冰的钱,露着膀子拿着蒲扇,在柳下阴凉处也能挨过,而君主自然享用最好的,比如去那专门修建的园子,园中有风亭水榭,峻宇高楼,还有冰盘雪槛,浮瓜沉李,避暑纳凉的同时还有一番清凉美景可看。

翎帝向来不会放过这等闲情逸致,找了几个乐师陪伴,又请了几位臣子,一同饮酒赋诗,君臣共乐。

自从这几年,翎帝把每一个作诗好的人都赏了一遍,他的喜好就成为了诸位文人的行动的准则。

别看这些臣子都是经过科考层层选进来的,学识自然不用多说,可是能作诗写赋,得皇上青眼的还真没几个。

在这帮文臣里,韩恒就算上一个,他本来是韩国公的二公子,好饮酒,颇有文采,本来就是散漫性子,不爱受官场的束缚,家里人用一壶美酒引诱他去参加了科举,考的不高,却也上了榜,他这才勉勉强强做了官。

做官之后,起初觉得朝廷上文臣众多,还挺有意思的,后来对官场上尔虞我诈弄得心烦,就转了个闲职,本以为就这样儿了,没什么前途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若说他饮酒第一,那他写诗作词算第二,因为写诗写得好,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一时反而成为了御前红人。

这日在清凉殿,翎帝又和臣子们吟诗做赋,兴致正高,翎帝正问话呢,忽然发现韩恒看向远处,两眼发直,走神了。

旁边有人轻咳两声,“韩大学士?”

韩恒似被人点醒,他急忙跪下请罪,“臣该死。”

翎帝兴致正好,没治他的罪,问道:“你看什么呢?”

韩恒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臣似乎看见了瑞兽麒麟!”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是麒麟?传说中的祥瑞之兽?”

此时乐声也停了,韩恒说道:“我只见一道祥光闪过,在晴空朗日也分外耀眼,模糊中觉得那光中有一道身影,与古书中记载的麒麟相似。”

顺着韩恒指的西方的一个山坡,众臣跟着翎帝纷纷涌上专门观景的亭台上。

只见湖西面的一座小山顶上有五彩光芒闪耀,那光芒忽明忽暗,因为隔得远,翎帝眯着眼才能瞧得仔细。

正看着,忽然一阵强光闪过,事实证明,皇帝的眼睛也不比平常人多厉害,翎帝刺痛的闭了闭眼,还没缓神过来,就听见周围有人兴奋的大喊,“是麒麟!我看见麒麟了!”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在喊,一个个的都像几辈子没见过似的大叫起来,尽管从前真的没见过。

立马就有臣子跪在翎帝面前,“臣闻圣人有仁德,通乎幽明,则麒麟出。恭祝皇上!”

翎帝刚才压根儿什么没瞧见,但他也不能明说,都说麒麟在圣主明君主政时出现,若说唯独自己看不见的,又不知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也没给他回应,只是说:“看这麒麟离得此处不远,既然天降祥瑞,爱卿就随我同去看看吧。”

于是,御林军在前面开路,宫人们一路小跑抬着皇上飞快的向那座山头跑去,臣子们也跟在皇上后面奔跑。

其实路途说远也不算太远,毕竟同在一个园子里头的,可那些文臣手无缚鸡之力,身体较弱,加上阳光如烈焰,到达山脚下时,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

翎帝见了他们的模样摇了摇头,双手背在身后,悠然的转身拾级而上。诸位臣子累也不敢叫屈,紧随其后。

此间树林高大繁茂,还有清幽鸟鸣,别有意境,行至半山腰时,树林间忽有异样的响动。

御林军闻声严阵以待,生怕有什么野兽突然袭击。

翎帝转身看去,一转眼就看到一种奇异的怪物,粗略一看,此物前足高九尺,后六尺,颈长丈六尺有二,短角,牛尾,鹿身。翎帝从下往上看去,惊异不已。

这时,跟在身后的臣子也看见了,大呼:“快看!是麒麟!”

这声呼喊似乎吓到了林间的奇兽,它身子一转,撒开四蹄,往山上跑去了。

顾不得呵斥那个喊叫的臣子,翎帝急忙往追着它往山上跑。

※※※※※※※※※※※※※※※※※※※※

麒麟描写参考《明史·外国传》有描写阿丹国进贡的“麒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