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桃花坞(一)(1 / 2)

加入书签

庭妩也哭累了, 在盛连煜眼皮底下吃了点东西, 洗漱完懒懒地躺回床上。

盛连煜知晓她一定还记挂着盛连筝的事, 先前该说的都说了,庭妩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大抵是心里不痛快, 过一会想明白了也就好了。

他思索了一会儿,同庭妩说:“盛连筝要和亲到羌族是既定事实,已不可更改,我们能做的是保证她这一路上顺顺利利, 不发生意外。”

庭妩不太懂, 盛连煜又道:“孤想, 不若派个牢靠的人送她去羌族……你看夜冬如何?”

夜冬是御前带刀侍卫, 身份上并不适合送公主去和亲,但盛连煜自有法子,加上皇帝也不想他的人在眼前碍事,便欣然应允了。

虽然盛连筝无依无靠又不受宠, 但面子上还要过得去, 皇帝给夜冬封了个徒有虚名的将军, 遣一位和亲使者、带着几百护卫押着十几车金银珠宝、另外挑选丫鬟、粗使婆子若干, 一行近千人, 一路护送盛连筝往西北羌族去。

庭妩猜测不错, 盛连筝确实是嘴上答应和亲, 但内心还在反复纠结, 这不刚出江陵城, 她便假装闹肚子,赖在京郊驿站里不肯动身。

夜冬冷眼看她演戏,提醒她两天后即使她仍旧闹肚子,也必须启程了。

然不等两日,京里便传来一件大事。

其实一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有预兆。

梁公公来传话时,庭妩还觉得意外,自打她出嫁后,为了避嫌,庭觅几乎没有单独约她在揽月阁见过面,如果有交代的话,也是在她归家时便提出来的。

但更令庭妩感到惊讶的,是庭觅让她去梓熙宫一趟。

容妃的事,庭妩其实并没有怪庭莺,只是在那一刻觉得一起长大的姐姐变得有些陌生,心理上适应不了。后来她也想过,庭莺是后妃,自然步步慎重,反而是她这个做妹妹的,盲目要求庭莺帮忙,甚至没有考虑过姐姐的立场。

但那日已闹得不愉快,姐妹俩彼此都拉不下脸面,才导致庭妩越来越少去梓熙宫。

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中带着肃杀的冷意,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样下去,估摸着用不了多久便要入冬了。

庭妩在梁公公的带领下走进正殿,小公主正和奶娘玩游戏,一头撞到她腿上。

她蹲下来将小姑娘抱起来逗了逗,庭莺便挥手让奶娘把人带下去。没了孩童的欢笑,偌大的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庭妩尴尬地抿唇,还未想好怎么开口,庭莺已走进内室,抱了个半臂高的木盒子出来。

殿里已没有旁人,庭莺还是压低声音说:“妩儿,这是我这几年攒下的银两首饰,你保管好,不论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将鹤儿送出宫,保证她平安长大。”

庭妩慌了神,道:“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出什么事了吗?是不是皇上撑不住了,还是别的什么?”

庭莺眼里一下子弥漫上雾气,嘴中说道:“你答应我。”

庭妩求助地看向庭觅,他眼神闪躲,脸上亦布满忧愁,他说:“万事小心,最近有人盯上了我们庭家。”

兄妹三人没说上几句话,庭莺便急着差人将庭妩送回东宫,并再三叮嘱,就算天塌下来都不要离开东宫。

庭妩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可是庭觅和庭莺什么都不告诉她,她只能跟着慌张,却什么都做不了。

这天从早上起床,沉璧便一直在慧婉阁进进出出,似在寻找什么,庭妩原本就烦躁,被她晃得脑袋疼,忍不住发了脾气。

她平日里温和惯了,沉璧第一次被她训斥,有些委屈,但还是问道:“小姐你看到雪儿没,从昨晚就没见过它。”

庭妩敛着眉想庭莺的事,未将沉璧的话放在心上,只让另外几个丫鬟陪着沉璧一起去找。

找了大半天,一名丫鬟急匆匆回来,面色惊惧道:“庭妃娘娘,出事了......您去后园看看吧。”

雪儿死了,被人活活剥掉皮,扔在后园那棵桃树下。

庭妩赶去的时候,几名丫鬟都捂眼侧着脸不敢看,沉璧跪在地上一动不动,面前的白布裹着一团鲜血淋漓的东西。

血水渗在地上,风一吹,四下都飘散出血液的甜腥。

庭妩胃里翻涌,勉强忍下来,走到沉璧身边,轻轻按着沉璧的肩头。

沉璧茫然抬头,看清来人,眼圈顿时红了。

雪儿被庭妩救下后便一直养在慧婉阁,除了大婚那时被其他太监抱去养了几天,从未离开慧婉阁半步,沉璧的嘴闲不住,没事就爱和它说话。

要真说起来,沉璧照料它的时间比庭妩都长。

庭妩避开眼,不敢再看那团血淋淋的东西,她在沉璧身边蹲下,轻声说:“葬了吧。”

将雪儿的尸体放进挖好的小坑,泥土一点一点覆盖。沉璧睁着血红的眼,一边哭,一边诅咒将雪儿剥皮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