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晕头转向。
机缘巧合下,教主与徐长卿还是登上小渔夫家的宝贝旧船。
船上已有三名江湖人打扮的旅客,他们早早占满船篷下阴凉的位置。教主被凑来收钱攀谈的小渔夫缠上,徐长卿仍是妇人打扮,只好独自坐在烈日曝晒下的船头。
渔船仿佛纺机上的梭子,顺着水流滑向北方,两岸景色被抛于身后。
不知追兵又能被抛下多少?
教主好不容易摆脱小渔夫,在微微摇晃的船上行走,回到徐长卿身边。
江面的风吹乱徐长卿的头发,他视线落在远处虚空一点,见教主来了,赶紧将右手藏入袖中。徐长卿动作虽快,仍被教主望见手指上的指印。
他在为压下焦虑与不安,啃咬自己的手指。
小渔夫不甘寂寞般挤到船头,令教主无法询问徐长卿。他正处于好奇活泼的年纪,厌烦日复一日的船上生活,对传说中的江湖无比向往。他问教主:“两位吃过没?咱家船上也有吃的,忒实惠。”
徐长卿从包袱中翻出硬邦邦的面饼:“多谢小兄弟,我们自备了吃食。”
小渔夫不罢休,又说:“哎呀,你这饼太干,没东西配怎么咽得下,我这儿有小鱼干,我娘腌的,又香又辣,来点儿?”
盛情难却下,教主只得掏出铜板。
小渔夫在船头坐下,不愿意走,渔船就这么点地方,想躲开他也难,二人只能听他唠叨问话。小渔夫问道:“我原先在岸边瞧,还以为你们在等人呢,没想到末了还是上了咱家船,是要去哪儿呀。”
徐长卿笑着胡诌道:“我娘家在雪山,相公陪我回去省亲呢。我原想等生下孩子再回娘家,这回是他硬拉我上来的。”
小渔夫打量眼前二人,一人是中年农人,一人是普通农妇,心里嘀咕想怀孩子估计比较难,脸上也不自觉露了几分同情:“大哥做得对呀,大姐你就该听大哥的,回家要趁早。”万一你俩一辈子都生不出崽儿来呢。
他又多话道:“雪山离这边老远了,你们就一两个包袱,行李不够吧。”
这八卦起来还没完没了。
徐长卿笑:“小兄弟,你可听说过灵泽上师?”
小渔夫说:“听过的听过的,**嘛,好多人坐船就是上赶着去追他,说是哪个了不起的神仙转世的。”
教主却不认识,只看着徐长卿有些苍白的脸色,听他娓娓道来。
徐长卿柔声说:“曾有几位身份尊贵之人,因仰慕灵泽上师贤名,千里迢迢赶到草原,祈求**点化赐福。灵泽上师见他们诚心,便让他们当晚准备辎重,明日赶路前往福地,途中一切食宿周全由上师负责,不得带上仆人侍卫,三天后便能到福地收受福报。”
小渔夫问:“福报是个劳什子东西啊?”
徐长卿说:“你可以当作是运气,教人来生也富贵的运气,人上之人都希望来生尊贵依旧,世世幸福。”
“这么玄乎?哎你接着说。”
“虽然那几位是没吃过苦头的贵人,但他们想不过是三日路程,又不敢违抗好不容易求动的**,便独身赶到汇合点,发现没有马车,只备下几匹壮马,由上师的护法童子牵着。灵泽上师便装背着一个行囊,朝他们微笑。贵人们见上师也是轻装出行,只得硬着头皮上马,随上师起行。”
小渔夫“嘿”了一声。
“头两天还好,口渴饥饿都有童子照顾,及时递上吃食,若是累得紧,便就地下马歇息。晚上却只能扎营露宿荒野,睡惯玉床高枕的人哪受过这种苦头。但贵人们想着只需再熬一天,就能求得来生的富贵,便咬牙忍下。不承想,到了第三天黄昏时分,灵泽上师,说因前两天行程缓慢,恐怕今日不能赶到目的地。”
小渔夫拍手叫好:“活该!叫他们整天刮穷人的铜板。”
徐长卿接着说:“贵人们身娇肉贵,有一位知道后,马上就想放弃。然而经过三日路程,他们已走到草原与荒漠的交界,方圆十里杳无人烟,既无口粮食水,又无仆人接应,更不知回程该往何处走,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跟随灵泽上师。”
“第四日稍稍好些,他们赶到一处绿洲,灵泽上师的信众在该处等候,补充的食水、替换衣物,与几头骆驼。贵人在歇息时给信众塞钱,询问目的地还有多远,信众只说:快到了,快到了。”
“骆驼比马匹更适应沙漠旅行,却不似马匹灵活,只会跟随灵泽上师所骑的领头骆驼前行。第五天,仍未到目的地,所有贵人都感到心焦,却不敢打扰上师,只追着问童子还有多远,回答仍是:快到了,快到了。”
“第八天,贵人们已经饱受折磨,他们不再追问目的地,只苦苦哀求灵泽上师派人向家中送信。贵人们家大业大,平日都有无数豺狼虎视眈眈,作为顶梁柱的他们失联多日,不知何时能归家主事,唯恐多年筹谋会化作一场空。灵泽上师仍拒绝他们的请求,只说想回头的人,可自行离去。贵人心知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一旦脱队便小命不保,只得低头跟随。”
“第九天,贵人们联合起来想用武力制服灵泽上师,但他们平常练武都只是花架子,被上师的护法童子轻而易举地制服。有贵人跪在沙地上哭求灵泽上师,上师只劝他快些回骆驼上,趁早赶路。”
“第十一天,贵人们已经麻木认命,虽屡屡在绿洲碰见上师信众补充行李,也生不出别的念头。他们心知即使贿赂、哭求、斥骂、甚至使用暴力,灵泽上师都不为所动,只会带他们前往未知的远方。”
“第十二天,灵泽上师在一座舍利塔前停下,告诉贵人,福地已到。但贵人早已身心疲惫,再无求富贵求长久的念想。灵泽上师将他们的反应收入眼中,朗声点化诸人:这便是死亡。”
教主与小渔夫不由一愣。
“无论是九五之尊,还是街头乞丐,死亡都会一视同仁,它不会亲切地与你确保行程,也不会允许你中途逃走,更不会容许你寄信回家通知亲友、安排后事。死亡总是如此突如其来,不讲道理,却又无人能从中逃脱。贵人们向灵泽上师祈求智慧与福报,上师便带他们走一遭死亡之路,在舍利塔前参悟人生。来生的福报需今生修行,今生的福报只能依赖过好当下每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