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欲乃生欲(2 / 2)

加入书签

甘露知道他心结太深,又固执太过,却也未料到他竟走到这一步,要用那么多同族的性命来精进自己的修为。

寻常妖类互相残杀,也不过是二三之间而已。杀戮过甚的,自然会有甘露和其他妖怪处置它们。

但甘露却没想到自己当初救下留在身边的少年,如今竟也到了和那些恶妖一样的地步。

甘露怆然道:“我当然知道你的意思,你先前要用人炼蛊我从不拦你,也不许碧萝干涉。但

你如今已经名满天下谁不知晓,为什么还要如此行事。害死这些同族们多得那么些力量又能如何,少了它们也不会怎样。”

“少了它们当然会怎样,我若不是实力还不够,先前也不会被天钧殿那些歪道设计,被他们俘虏囚禁。”

甘露一时哑然,又马上温声问:“你是怪我当时没有救你,现在偏偏来拦着你?”

甘露向他解释:“那次知明也在,我知道她肯定会想办法救你的,我若现身反会闹大,反而对你不好。

“我们也知道你当时危险所以急着脱身,所以你们当时不等知明,强取了那么多人命强行破封,也没有人类到处搜捕你,这不也是知明从中转圜了吗。你们师徒两个最后还是安然脱身了。”

吉昌却淡淡道:“你本来就没有必要非得保护谁,尤其是没有必要非得保护我这样一个只会让你不快的怪物。没有谁会因为你没有帮他怪你,只有得了你恩惠的会感谢你的恩德。

“你做的一切只是自己的好意,你想救便随你心意救,你若不想,那本来也是该然,没谁能怪你,我也当然不能也不会怪你。”

他的语气平静到听不出一点情绪,甘露不知道他是在赌气反讽还是真想这么说。

甘露小心问道:“那你这又是为何……”

“这与你无关。”

吉昌打断甘露, “这只是我自己的……”

吉昌顿了顿,艰难的说出了那个词,“只是我自己的,愿望罢了,你当然也可以说我这是不该有的欲望。”

“你的愿望我当然知道。但是,你这个年纪有如此能力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只要保持现状,很快也能登峰造极。来日方长,为何要为了急这一时做如此极端的事。”

保持,继续,很快,日后?

说得好像维持现状继续下去就能一切安好一样,在吉昌听来简直是梦话。

“哪来的来日方长,我每天都在刃上行走,每一刻都有可能随时丧命。”

“你这又是从何说起,现在有几个人和妖怪是你的对手。”

“单独与我相杀是没几个人能活过我,但那些想取我性命,夺我秘术的人,如果再联手或者设计偷袭,我一个不慎就会永远失去所有的机会!

“我现在还活着,还活到现在,还有机会拖着我这副残剩的身体跟你说话,只不过是因为我躲过了目前为止的这些杀机。”

他现在是如此不安又如此急躁,以为自己身居火宅,非得马上拼死逃命不可。

甘露能做的却只有继续一味劝他,继续表示自己会保护他,让他不要过度追求这些杀戮技艺。

“人类连找到你都困难,你如果就只待在甘露山中,也没有妖怪敢对你如何,你为何不能就在山中静心修炼呢?”

“那青萝女差点杀了阿丹,你又为何不管。”

“阿丹想动她运送的尸体,她当然不能不管。碧萝一向是有分寸的,阿丹她不是果然没事吗。”

甘露猜测阿丹的事应该是让他大不高兴,就继续多劝了几句。

“也怪我没来得及阻拦,事出突然,我也没想到阿丹竟然敢去客栈那里。可是吉昌,你想一想,如果不是你让她去给你找尸体来,你就跟她一起在山中修行不到处游荡,她不也就不会到处往不安全的地方去,又怎么会遇到这种危险。

“我也跟你说过多次,你有事,有不满,可以直接来找我。这次的事我也会去找碧萝的,所以你又何必总要一意孤行。

“你也知道阿丹被伤你会不满,那你又为何要再动手去伤别的妖呢。你也懂得爱惜己身,爱惜徒儿,为何不能为你的同族们留一些余地。”

“他们是我的同族吗?”

甘露哑然,确实,又有几个妖,把吉昌当做过同族呢。

就连真正的妖彼此之间,也少有情分,多的还是互相忌惮,彼此制衡。自己也只能勉强控制住表面的争端而已。

吉昌并没有过多地纠缠这个问题, “大家再敬重你,称你为甘露之神,你也终究不是神。若是有真神庇佑,妖怪之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彼此争斗不休,人妖之间也不会如此,有不能弥合的矛盾。”

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甘露仍继续劝:“即使不能马上消弭这些争斗,也不代表就只能保持现状。凡事只怕有心二字,你若真有此意,助我一同教化劝解妖类,我们也能像现在的人类一样,不再为这些无谓的烦恼所累。”

“不必再说了。你有高尚的意愿,我们都知道,我也很敬仰你。但我做不到再慢慢等你说的那一天,我也从不想放下这些,被你称之为万恶之源的欲念。

“对我而言它们是信仰,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它们是我的伙伴,它们一直陪伴着我,帮助着我,我才没有沦陷在当初的迷茫和绝望中。

“按你所说,我像人类一样,去学什么放下一切,毫无追求,对一切都不重视,包括自己的生命,那很轻便很省事。只要在一开始有妖想要杀掉我时,什么都不要做,乖乖束手就擒就行了。

“不执着于苟活,行善布施,对要取我性命的妖予取予夺,那我早就不知丧命多少回了,哪来的性命和时间再站在这听你说放下舍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