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狐狸与侍女(2 / 2)

加入书签

“我是一届妇人不懂你们这些朝堂上的事,但老爷您在朝堂上的树敌又多,眼看着妾身和老爷年纪又日渐大了,我俩要是先一步走了落下了这偌大的郭府,那些虎视眈眈的群狼还不得把这郭府上下分食了,到时候小钰儿该怎么办啊。”

说着竟红了眼眶,不自觉的便要拿出帕子抹泪。

郭杜刚端起汤碗拿起勺子,还没喝上一口呢,便听到一旁的妻子如此之话。

他唉叹一口气,忙放下手中的勺子。

而身后默默的帮郭杜捏肩的翠眉依旧是无声着温驯着,如同这屋内所有的摆件物什一般,但郭杜与他妻子之话在默不作声之中其实全在她心中过了一遍。

郭夫人口中的“小钰儿”是郭杜的老来得子,是郭府后院中的小妾生下的儿子。

郭首辅与郭夫人相濡以沫了大半辈子,但郭夫人早年来落水受了寒气导致生育不得,如今年过半百得了一个儿子,虽说不是亲生但仍是疼的跟个眼珠子似的。

府外都有人说,郭夫人这是把儿子当孙子疼了,但也有人在暗地里赞叹郭首辅老当益壮的,甚至更有人疑到这儿子或许根本不是郭首辅的。

但无论如何郭首辅这老来子仍是郭府上下的明珠儿,众星拱月一般看护的存在,翠眉进这郭府半月以来曾远远的看过一眼,那孩子不过三四岁的模样身后左左右右的跟着十几个仆从,光是捧着果盘点心的仆从她就记不得数了,更别提还有其他。

那是一个在锦绣堆里长成的孩子,但翠眉却只是静静的想着,她家破人亡时大抵也是那么大吧。

她甚至没有任何她以为的刻骨的仇怨,她平静着,静成了一滩死水,如同沦亡于人间多年的孤魂野鬼。

然而这么多年的苦痛与折磨锻造出了她,翠眉行在刀锋上却连畏惧的感觉都不剩一二了。

已死过一次的她,大抵是不惧生死了吧。

她默默的想着,只有眼神在触碰到那孩子母亲的时候才会停顿片刻。

曾几何时的自己也会想着自己的母亲的模样,但年月渐长的她却连母亲的模样都在她的脑海中模糊不清了。

但那停顿也只是片刻,而后便是相错而过的身影了,如同两条截然不同的丝线被其后的转轮推动着前进终归于这莽莽尘世之中。

郭杜忙安慰着红了眼眶的妻子,而一旁跟着郭杜妻子推门而进的绿衣丫鬟也在一旁劝道。

“夫人,夫人,您不用担心的,老爷和皇上关系那么好,假使您…您和老爷真的到了那么一天的话,奴婢相信皇上也不会不管小公子的。”

那丫鬟应是郭杜老妻的贴身丫鬟是能在她面前插上话的,但此时这劝解却并未半点用处,头带珠翠的老妇人仍是红眼泪泣着,哀叹道。

“自古帝王无情,前史还有商鞅之鉴,你让我怎能不忧心……”

但话音还未落便被一旁的郭杜打断了。

郭杜皱着眉头索性也喝不下这参汤了,他把瓷碗往桌上一放,肃声道。

“夫人,慎言。”

他妻子的哭声一顿,还未说些什么便听郭杜继而说着。

“夫人,天地纲常父子人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且不论如今朝堂之上除我之外皇上能用的人又有几个,更何况夫人你也该知道如今我坐到这这个位置上来,为的也不是那些高官厚禄,声名留芳,我为的是这天下百姓啊!夫人!”

“你该知道我的…夫人。”

老妇人哀泣着哭乱了满头珠翠。

“是,我该知道的,我从嫁你的那一天就该知道的。

我当年还是个闺阁小姐的时候爱的便是你这点,可我有时也会恨你这点。

你每夜每夜的窝在你那书房里处理那些成山的折子,那些公事。我有时也会想,要是来了一把火烧干净了你那些公事,烧干净了这块天地,你会不会回头看我们一眼,看我和钰儿一眼,哪怕一眼也好。

自从你当上你那破落的首辅了,你的心里还哪有这个家,一心扑进了那些天下事里,而那些天下事又是何时能扑的完的。一堆你还没扑灭,另一堆又燃起来了。一栋失火的破宅子又哪里是那么好救的,老爷呀,您毕竟是凡人之躯啊!救不了那将倾的大厦啊!”

说着竟捶足顿胸的嚎啕大哭了起来。

郭杜一见妻子的哭嚎,也顾不上桌上的那碗羹汤了,他连忙焦头烂额的安慰着他的老妻。

绿衣的丫鬟也在一旁递着帕子,温声细语的安慰着,但那模样看起来似乎比老妇人还要伤心百倍似的。

一屋子的喧闹与嚎哭,但翠眉却仍站在一旁,她垂手而立不悲也不喜。

那模样如庙中的泥塑,淡然的似是如同她不是此中人一般。

屋外的阳光仍是灿烂着,甚至带着点雀跃的意味执着的燥热着这普天之下同晒一日之阳的百姓们。

这并无什么不同来,但也并没有什么相同来。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