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措手不及(2 / 2)

加入书签

四人看向眼前这面容相似的两人,心中倒是越发生趣。尤以祁王,一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直勾勾盯着这曹品道,似是要把这曹品道吃到肚子里。

待人皆还了礼,曹品道才直起腰,继而看向常远思:“常散骑。”

常远思却未正眼看其,只推手对诸位王爷说道:“楚王殿下,怀王殿下,祁王殿下,微臣还有要事须办,先行告退。”

祁王饶有兴趣地看着曹品道,可即便是常远思如此不给曹品道面子,曹品道依旧面色不变。

常远思挥手,身后一行人随其离去,而曹品道的人往后退步让路,便是不用想也知道这是曹品道所授意的。

待那常远思走远,祁王说了一句:“不知中常侍来东宫作甚。”

曹品道推手回禀:“臣奉圣上所命,整理太子遗物,另……”曹品道垂首,腰未起,转身对向颜如轼道:“圣上传二皇子于宣室殿,二皇子应速速前去。”

“圣上传二哥?”楚王侧头看向颜如轼,皱眉道。

如今皇太子薨,而圣上却传颜如轼,实在有些蹊跷。虽说众所周知这颜如轼是无论如何也拿不了太子之位,但要说众人之中,还是颜如轼与圣上性格最为相似,皆是好画好乐,诸皇子中,也唯有颜如轼书画礼乐造诣最高。

可喜欢是一回事,拿不拿得了这太子之位又是一回事。

颜如轼也似是不解,却还是行礼道:“诺。”说罢,向几位皇弟行礼,离去。

祁王背着他们,翻了个白眼,却瞧见宫墙后一人,故又转身道:“两位皇兄,弟弟有事,也先告辞。”

两位点头,没再说话。

祁王快步离去,怀王见他脚步飞快,眼下只有他与楚王两人,便说道:“到底是何事,祁王走得如此匆忙。”

楚王一早就看出祁王心不在焉,故而方才多留意,唤来方才站在那处的宫人,问道:“那人倒是面生,何许人?”

一宫人颤颤巍巍回道:“未曾见过。”

另一宫人却惶恐说:“那人名唤刘路,是怀王宫中的人,同奴是老乡。”

楚王问道:“中常侍也认识那人?”

那宫人低着头,不敢看楚王,颤声道:“这……奴不知,只听中常侍唤了那人的名。”

楚王冷哼,问了一句:“你是哪里人。”

宫人道:“回楚王,奴是裕山人。”

怀王只听着他们对话,越发觉得有趣,之后,众人皆散去。

待这边颜如轼见到当今燕国圣上时,圣上手中捧着一卷书,身旁便是那方才才见过的常远思,此时正在为圣上扇风。

颜如轼心说原以为这常远思是真的去办事,只是未想到这散骑的事情这么难办。大好男儿,如今却在圣上身边做着侍人做的事,不知如何感叹,是喜是悲。

这常远思见二皇子来,面上惊讶之色显现,可惊讶归惊讶,圣上未开口,自然不得开口。

颜如轼行跪礼,恭敬道:“圣上。”

圣上未放下书卷,只道:“起来吧。”

颜如轼微微垂头,不敢看圣上,道:“儿臣斗胆问,圣上唤儿臣来,所为何事?”

圣上似是随口道:“寡人记得你再过一年便到了加冠的年纪。”

颜如轼眸子盯着地面,一时之间猜不透圣上的心思,却依旧恭而言之:“回圣上,儿臣确有一年才行加冠。”

圣上翻书卷动作不减,道:“尔弟皆早早封王,唯汝迟迟未有封地,可怨寡人乎?”

颜如轼即道:“儿臣怎敢怨圣上!儿臣深知圣上苦衷,为圣上分忧,自是儿臣之福气,又怎会……怀有狼心,埋怨圣上啊!”语罢,见圣上目光游离,心思不在书卷上,颜如轼又跪于地上,再拜道:“如今大云窥伺,而……”

颜如轼犹豫,终是咬牙道:“而儿臣生母琼华夫人,为大云国琼华长公主……圣上不愿儿臣入朝,乃是保护儿臣!故而,纵是圣上将儿臣贬为庶人,儿臣也绝无怨言!儿臣只有一事相求!”

圣上将手中书卷放下,看向颜如轼道:“说来听听。”

颜如轼见圣上神情自然,心下便安了心,便眼含热泪道:“望圣上准儿臣出京,游四方之奇境,谈天伦之乐事……”话到这里,颜如轼又是深深一拜,不起,颤声道:“待圣上想儿臣之时,再召儿臣回来。”

圣上仰头,面上平静,眼底却不平淡,袍下一手紧紧抓住身旁书卷。

常远思见此状,微声欲要开口,可此时圣上却说了话,像是极尽力气道:“轼儿。”

听此称呼,常远思内心咯噔一下,直觉不妙。

颜如轼听此称呼,遂抬头,两眼瞪大,难以置信,微言道:“圣上……”

圣上终是叹息一声,重新拾起身侧书卷,然心思依旧不在那书卷之上,终是无可奈何道:“准了。”

常远思犹犹豫豫,提了一句:“圣上,二皇子冠礼……”

圣上未答。

至此,不再多言。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