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五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那你何妨说说自己是谁呢?”

裘郎中停下了脚步。谢云锦一直在他背后小心地跟着,猝然一停,就撞在了他的肩膀上。抬起头看时,竟已到底层了。

原来还不算很深。她微微舒了口气。

原以为裘郎中停下来是要回答薛南山的问话,但那人却抬手指了指前方要他们看。

“该选哪一条?”他问。

谢云锦顺着他的手指,看到前方居然有三道石门,外观看起来一模一样。薛南山抿住了嘴,三个人互相看了看,谁也没开口。

裘郎中将视线移向谢云锦,显然在试探性地看她。但谢云锦却摇了摇头。

“我未曾听到任何声音。”她低声道。

薛南山愣住了一下,瞬间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去。

“难道我们中计了?”他急道,“不好,恐怕上面的门已经封死了。”

“我觉得未必。”裘郎中摇头,“即便真是请君入瓮,也得在瓮中。我们这不过算是瓶口而已。”

“那依你之见?”

“等一等。”裘郎中平静道,“或许,会有声音。”

仿佛是印证他说的话一般。忽然间谢云锦就听到了那熟悉的打铁声,就从右边的那道门里传出来。

她抬起手,指了指那道门。

薛南山和裘郎中对视了一眼,三个人便一同走了进去。打铁的声音似有似无,谢云锦侧耳听着,一路循着,走着走着竟又来到了一个岔路口。

声音仍然是从右边传来的。三个人再次进入暗门。走着走着,便又遇到了岔路。

随着他们的深入,打铁声已经越来越响,从最初的微不可闻,到零零散散,最后到那两个人也能听到的地步,都并未耗费太多时间。

大约走了几条岔路之后,谢云锦逐渐意识到,这地方就像迷宫一样绕,其实路程并不远,而是故意将隧道造得十分迂回,目的为了迷惑进入之人。而淮阴王自己必然会有什么法子顺利通过,但恐怕一时半会还找不出这个方法来。

所以只有靠自己的耳朵去追寻那微不可闻的声响,方能离开此处。

打铁声就在此时开始嘈杂起来,像是无处个铸造坊在锤炼一般。听着声音便知道,他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可谢云锦越走却越觉得吃惊。这淮阴王府虽说落在郊外,但规模却不算大。而这暗门下的密道,面积远远超过了王府本身。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王府下竟然会有这么复杂的通道。

而且显然不是近期建造的,恐怕已经有几十年了。

谢云锦正暗自感叹,薛南山却忽然拉住了她的手。指尖相碰,她吓了一跳,又在对上那人的眉眼时微微镇定下来。

她刚想对薛南山说些什么,却听到走在前面的裘郎中说了一声,到了。

他面前是一扇半掩着的门,声音就是从那里面传出来的。裘郎中将油灯递给薛南山,后者却并未接过,而是径直走过去,一把扯住门扇,用力将它拉开了。

薛南山本是武人,臂力十分了得,纵然有伤在身,竟然也只是有些稍微吃力而已。

裘郎中显然很意外。他本意是想要薛南山拿着油灯,自己来推,想不到他居然自己动了手。

推开门后,薛南山让出路来,示意裘郎中先过去。谢云锦跟在他后面,缓步踏入门中。刚走几步,就猝然停了下来。

她原以为是什么机密之地,谁知一看之下,竟然仿佛一座圆形的塔楼,不是外面,而是塔内。这扇门,就是塔楼中的一处门扇罢了。

门扇下是一处楼梯,用大理石做成围栏,一路向下延展。旁边和对面还有其他门扇,呈环形一排一排地建在石壁上。每处门扇下都有各自的楼梯,连通着上下,却只在特定的层数才能与左右相通。

一般来说,塔都建在外面,逐渐攀登而上。而这里则是利用了石壁,直接将此处做成了塔楼的样式。脚下便是蜿蜒的楼梯,楼梯外是无尽深渊。不知道这塔楼样的东西有多高,看起来他们似乎是处在第二十层。

这一层不能与左右连接,谢云锦数了一下,最近的能与左右接通的应该是第十八层。

这里十分幽暗,却在几处门扇处都点着烛火。看制式像是长明灯,都是跪着的宫女像。那些门扇有的一片漆黑,有的却亮着光。影影绰绰的,打铁声从里面传来,几乎每层门扇都有人。

谢云锦从未见过这样的地方,着实惊讶。不单是她,薛南山的面上也透着难以置信。

“淮阴王在王府的地下建了一座塔?”薛南山惊愕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只怕不是他建的。”裘郎中摇头,“至少五十年前就开始了。”

“你不知道这地方?”

“我是第一次来。”

薛南山显然不信,上前与裘郎中争执起来。谢云锦则转头四处望着,只觉得上方灰蒙蒙的,似乎有光亮,却又看不到顶端。而下方黑洞洞的,也有光亮,但看不见底。

这若是摔下去……只怕就粉身碎骨了吧。

她心中无端有些害怕。可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笑声传入耳中,声音十分熟悉。

“难为你们,能找到这里来。”那人笑着对他们道,“实在难得,小王敬佩。”

谢云锦转过头,看到在与他们相邻的门扇处,淮阴王正站在台阶上,手持一把扇子遥遥对他们笑着。

而在他旁边,富池手里持着一把刀,正挟持着一个人。刀刃对着的,是薛险岭的脖子。

谢云锦和薛南山同时靠近了一步,然而这当中并无去路,两个门扇之间无路可通,下方便是不能见底的深渊。

“先别急,稍安勿躁。”淮阴王一边笑着,一边徐徐收起了扇子,“只要大家心平气和地说话,我保证,谁也不会受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