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2)
第二十五章【官学雏形】
第二天一早,韩馥无情地把还在睡梦中的韩庭叫了起来,监督着他洗脸刷牙,监督着他吃早饭。-*---更新快,无防盗上www.biqugexx.net--*--
韩庭哪能不知道,这是要拘着他去刘惠那里拜师!
昨天他爹说的明明是“我明日替你问子惠公去。”,过了一夜居然就变卦了!人家都还没有说收不收,难道他爹要用州牧的权力去压迫他人吗
韩馥用一种“你不是我儿子”般冷漠的眼神看着韩庭:“你再磨磨蹭蹭,我罚你抄十遍《礼记》!”
韩馥当御史中丞的时候做五休二,有时候颇觉得没有尽好一个父亲的责任。知道他这儿子不上学的时候简直无法无天,歪脑筋多得很,便想好好管教一下,眼下荀氏不在饭厅里,他敢吓唬一下韩庭。
韩庭差点被十遍《礼记》吓出心脏病,问道:“父亲,您知道《礼记》有多少个字吗?”
韩馥不愧是博览九经的人,已经是脱口而出:“九万九千零二十。”
韩庭放下筷箸,默默地乘了个十,眼角已经抽搐起来,求求你做个人吧!
韩庭嚷嚷道:“我要去告诉母亲,我从未听闻有如此厚颜……”
下一秒,韩庭乖巧地闭嘴了。
因为他爹说,“你若是敢不去,我把你那帮人的吃穿用度全都扣了,一分钱也不给你。”
韩馥轻易捏住了韩庭的命门,自然高兴。
别人都说食不言寝不语的,他爹居然还哼哼上了,显见得意得很!
韩庭心想:安能摧眉折腰事他爹,使我不得开心颜,若能搞点五铢钱,从此翻身做主人。
韩庭把头扭向韩青那边求助,韩青已经端着碗把头深深地埋了进去。
韩庭:“……”
吃完饭,父子三人各怀心事上衙了。
州牧府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进了大门就是一个朝堂般的议事厅,左右两边又各开一门,可以通向后边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院落,每个院落自成一个行政单位。
因为今天没有大事商议,很多官员上衙就各自回院里办公了,韩馥熟门熟路地带着两兄弟到了治中院里,韩庭往主屋看了一眼,刘惠正在那写公文呢。
刚寒暄了几句,连正题还没说到,便有小吏匆匆来报:州府的账簿出了点问题,审薄曹请府君过去定夺。
韩馥觉得州府账簿有出入,这是大事。跟刘惠告声罪后就带着韩青走了,临走前还跟韩庭交代别乱跑,他一会再过来。
韩庭和刘惠两人大眼瞪小眼,场面一度很尴尬,他见刘惠屋里的书架上摆着几卷《论语》和《诗经》,就想转移一下这种尴尬的气氛。---
刘惠一听韩家小郎君对读书一事颇有兴趣,两个人就在席子上对坐,交谈起来。
长辈都喜欢出点题考考晚辈,刘惠自然也有这个毛病,不过考校过几句句义后,他觉得韩庭的回答让他挺满意,一问师承何人,原来是荀二龙的学生。
韩庭自觉和刘惠熟了,便跟他说起在颖阴的时候,自己在老宅办了个韩氏学堂,目前有五年期学生181人,里面还有45个女学生。
刘惠吃了一惊,问道:“你这般小的小年纪就开班授课了?还有,女学?”
韩庭见刘惠误以为他是老师,忙摇摇头道:“阿庭自诩才疏学浅,可当不起先生来。男学由两个老先生教学,女学一般学识字、记账、妇医等专业知识,生源全部是徒附家的小孩以及外面收拢的孤儿。”
刘惠算了算,衣食住行这些韩家自然负担得起,只是毛笔墨书和简牍却是奢侈品,于是说道:“这么多学生都由韩家负担的话,想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吧。”
韩庭却不以为意:“倒也不是太大,我们只用一套书做教材就能同时给所有学生授课和抄记,而且学生们也不是成天念书,光死读书也不行,课余他们需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下地插秧,收获作物,帮士族抄书养成赚钱的概念,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走仕途,有学问又能种地,以后离开我们家也不至于饿死。”
刘惠点头表示同意,不过他还是有些疑问:“如何用一套书完成授课抄记?”
韩庭便给刘惠解释,他们有黑板授课,学生在下面就能对着黑板抄录内容,而且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抄在黑板上,再由先生讲解句义,学生看着更为直观,然后又解释黑板是何为,学生用的纸张如何光滑细腻,铅笔是如何方便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