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1 / 2)
在开了本新书《汉儿英雄血》,恳请朋友们前去支持,在此致以万分感谢。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有各自的人生规划。谁也不甘被摆布,谁都想出人头地。
房二是属于前者,鲁达则是后者。目的不尽相同,但采取的办法,要走的路却是一样。
从军入伍,以军功晋升,这在初唐崇武气息浓厚的时期,当然是很现实,很有希望的道路。
当然,不同,有其父余荫的房二不可能从小兵做起。就象裴行俭,以明经中科举,进入左屯卫便是仓曹参军,正的写作方式,还有一些图示加以说明。
白话文不够文雅,但表述清楚。否则,象古书上所记的“均悬轻重而发不均也,均其绝者莫绝”,你能知道是讲述的重心的原理?
再比如“风之过河也有损焉”,你既可以理解为风与水面的摩擦力,也能理解为水能吸热。
正是因为精炼,描述得太过简单,才造成了很多发明创造在后世被外国争夺。模糊或似是而非的古书记载,难以提供有效的证明。
没错,老子写的东西就不是给那些满嘴之乎者也的家伙们看的。
徐齐霖抿起了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
“一年之季在于春”,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从周朝开始,天子迎春、亲耕,便成为了一个隆重的仪式,祈盼五谷丰登。
对于庶民来说,便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是不受饥馁的企盼。
数万关中府兵按照圣旨,在立春前赶到了甘、肃两州。稍事休息之后,便投入到了春耕春种的劳动之中。
要耕种的田地已经规划完毕,农具也采购到位,牛耕、马耕全部使用。按照徐齐霖制定的计划,今年耕种的土地要比去年翻上一番还多。
即便如此,在广袤的甘、肃二州,依然还有大量的土地等着被开垦。只不过,闻风而来的开荒租地者,又使耕种的土地增加了数万亩。
这些租地耕种者,自然是有些背景的。或是权贵官僚送来的仆僮奴婢,或是大家族所派。他们盯上的,当然是能获暴利的棉花。
潮湿、温暖的土地,已从化得斑驳的雪中露出。休养了一个冬天,现在正精神饱满,并散布着清新而又醉人的春天气息。
耕地里,王方翼一手扶着犁把,向外倾斜着身子,断续的吆喝着牲口。两匹马并排走着,铁制的铧板上翻起的泥土,齐整的象河里翻起的浪头。
“王长史,您还真是个行家里手。”在后面撒种子的府兵也不由得发出赞叹,“这犁出来的地垄,比墨线打得还直嘞!”
王方翼呵呵笑着,说道:“某以前便干过农活儿,去年耕种时又熟悉了这马耕和新犁,确是好东西呀!”
“马耕新鲜,这新犁嘛,在关中已经用得不少。”府兵直起腰说道:“用起来确实方便快速。”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没来甘州时,还以为就是一片荒僻。可没想到,这里是这样的景象。”
王方翼点了点头,说道:“若是去年这个时候,倒是荒僻得紧。一年过去,便是大变样儿。”
府兵犹豫了一下,说道:“听说在这里安家落户,不仅给足额田地,还可以赁马赁车,还可以向官府借钱。”
王方翼笑道:“你听说得倒都是真的,可不细致,待某给你详细说来。”
在肃州的一块田地上,徐齐霖作为代理地方官,也得在春耕上表现表现,准确地说,是表演表演。
只不过,房二的到来,让他的表演甚是别扭。
一人掌耧,一个牵牛,本来不算多复杂的操作,可房二却是个棒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