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为她意难平(1 / 2)

加入书签

弥生回到自己的芳华院,还是久久停不下思绪。她自是清楚弥澈的品性如何,但她总归要嫁去摄政王府,而弥澈到底也是心思单纯,日后若真为那魏皖汀明里暗里的怂恿徒生了事端,她再插手怕是不甚妥当。

思虑再三,唤来月茶道:“你过会子为我捎个纸条给尧镜,让他带给他家主子。不必向他解释什么,只说是我的吩咐便是。”想了想又说:“随便找个由头走后门出去,莫让人知晓了。”

“是。”月茶虽不解自家小姐此为何意,但她知道,为人奴婢的,听主子的话永远不算是错。

弥剑秋独自走进芳华院,从门帘的缝隙中看见女儿忧心忡忡的模样。门外的奴婢们虽已习惯老爷时不时出现在芳华院,但来得这般突然也忍不住慌了神。诚惶诚恐地行礼,正要进去通报。弥剑秋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弥生想着想着就开始打盹,却被自家老爷子永远轻不下去的脚步吵醒。被扰了清梦的她面色难看,控诉般地望着弥剑秋。

弥剑秋自是清楚女儿的脾性,扯了两句有的没的就坐在弥生身边,看上去好一幅父慈女孝图。他仔细分析了弥生的面部表情,虽对自己的擅自定下婚期有些愧意,却寻思着绝不能散了长辈的架子。

缓缓开口:“听说这几日我儿与那楚厌相处得还不错?”

“嗯......”弥生嗓音慵懒。如果不错的意思是没有吵架和自相残杀,那这话倒也不虚。

弥剑秋心里有了些安慰,说话也自然了许多,掺了口茶说道:“那王爷待生儿可还好?”

“还行。”没把她生吞活剥,的确还行。

“那生儿对为父三日后的安排可有异议?”

“无。”说完顿了顿,声音从漫不经心变得温和,眼神也变得无比清亮,开口道:“不过爹爹您也得答应女儿两件事,一是将翠姨娘好生安葬,即使不能入弥家宗庙,也要让她有个体面的排位,不至于魂灵漂泊无依。其次,待我出嫁后,爹爹要悉心教导小澈,万万不可让别有用心之人蛊惑了去。”

弥剑秋没想到女儿竟会提这些要求,心中诧异的同时也感叹女儿懂事,于是拉住弥生的手道:“为父依你便是,但弥澈自小粘你,我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弥生在心里道:“当然,弥澈自出生到现在你可曾正眼看过他一眼?连名字都是她这个长姐手把手一笔一划教的,现在想坐等现成的乖儿子,天下的便宜都岂不是都让你占了?”

她自然不会真说出来,只好做出一副知心女儿的模样道:“小澈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爹爹好生教导便是。我要赶制喜帕了,爹爹自便吧。”话里话外都是赶人的意思。

弥剑秋一时语塞,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拆弥生台,说他早知芳华院的嬷嬷姑娘们这几日忙着绣各种出嫁女子需要准备的绣品。只好呵呵笑道:“好,生儿也要注意身子,别把眼睛累着。绣不完的交给丫头们绣吧,我弥剑秋的女儿不需要遵循那些个世俗礼法。”

弥生很感动,等的就是这句话。笑颜如花,甜甜道一句:“谢爹爹。”

弥剑秋走出芳华院好久,心里始终吊着。他怎么感觉好像又被某人算计了?

迎面正碰上提着食篮子的元九霄,少年天子雄姿英发,见了弥剑秋收敛了笑容,道:“师父。”

“霄儿从哪里来?”弥剑秋明知故问,在心里却叹上了气。

“回师父,刚从桂阳楼路过,顺道给生儿捎了她最喜爱的醉鸭。本想送去摄政王府,不曾想今儿个就回来了。此刻正要去瞧瞧她呢。”元九霄笑道。

“我此生只得这一个女儿,后日生儿大婚,你背她上喜轿吧。”弥剑秋颇含深意地看着元九霄。自己这个徒儿天资聪颖,也最得自己的欢心。若真能促成这桩婚事,亲上加亲也是好事。可惜,自家女儿的心思不在他身上,无用。

何况眼看着东祁政乱在即,于公来说,此刻与大燕真正的掌权者楚厌大动干戈并非明智之举,日后若真打起来少不得要争取楚厌的支持。于私来说,他并不愿弥生身陷这政治争斗中,元九霄虽好,保不齐一朝深陷囹圄。

元九霄何其聪慧,怎会听不出弥剑秋的言下之意。虽心如刀割,但早已学会喜怒不言于色的他躬身应承道:“徒儿知晓了。”

再不甘心,又能如何呢?明面上他是一国之君,却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守不住。日后他实在不知如何护住这东祁。那晚送弥生回摄政王府他曾问过她,可是真心诚意入王府。

她酒意微醺,借着月色仰头笑道:“师兄这话问得好没意思,若是我不愿,还有人能逼我不成?”

元九霄望进她眼底深处,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眼看着弥生晃晃悠悠离去,再不做声。他只盼着今后东祁稳固,百姓安乐,他便辞了这帝位,还有机会带她归于山水,还有机会,进入她的那颗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