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4 章(1 / 2)

加入书签

214.

随着内侍缓步走出偌大的皇宫时,远远的便看到了等在外头翘首以盼的酒子任等人。

见到他出来, 显见的松了口气, 挥着手朝他致意。

赵承安本有些冷然的表情, 也在同时扬起一丝笑意。

赵承安谢过了引路的太监, 快步走了出来, 酒子任等人随即迎了上来。

“没事吧。”酒子任不放心似的上下打量了一天。

那略有些沉重紧张的样子, 让赵承安熨帖又禁不住油生出几分无奈。

见他整个进去又囫囵个的出来, 没见着有伤,这才松了口气,“七皇子在那边等了许久了。”

张扬迟疑着提醒道, “将军...”

“放心,没事的。”

赵承安安抚了一句,目光无意间扫过不远处的马车。

似乎知道他出来了,马车的帘子掀起,露出里头熟悉的脸,见他看来,还点了点头。

“你们前头先走。”赵承安冲他们点点头,随即转身走进了那马车,翻身上了马车。

赵承安透过车窗朝他们摆了摆手, 随即车帘放下,马车缓缓离开了宫门口。

“走吧。”江城知道他们有话说,也未担心。

到底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拍了拍酒子任, 径自牵马先行离开了。

“没事吧?”

赵承安甫一坐下, 李延泽便开口道。

这话相隔不过一二十米,已经听了两次。

同样的,李延泽上下扫了一圈,似乎在确认着。

赵承安哭笑不得极了。

“这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话虽这样说,李延泽能不避讳与他来往,平凡时不鄙,落魄时不弃,富贵时不疏,赵承安心下还是感动的。

他笑了笑,“别担心,皇上没有为难我。”

李延泽点了点头,“那就好。”

方才宣读完那份圣旨之后,李延泽就被老皇帝支走了,反倒是赵承安被留了下来。李延泽心中不放心,毕竟李延熠是老皇帝的亲子。作为一手扳倒李延熠的赵承安,老皇帝不可能没有一丝隔阂。

李延泽不放心,出了宫便一直等在外头,此时见赵承安好好的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他也不问老皇帝留下他做什么,只要确定人无事就好,其实本来见过他,他便要离开的,只是赵承安主动走了过来,他便也没有刻意作态疏远。

彼时老皇帝将李延泽遣走,又遣退众人,带着赵承安在皇宫左转右转来到一处开阔的湖边。

天气还透着寒凉,湖边更是冷了几分。

他们在湖边的亭子坐下。

“我和平遥也算得上自幼相识。”老皇帝望着湖边的枯枝,淡声道。

赵承安的心随着老皇帝的话,微微一提。

“他是前镇边将军的独子,虎门世家,满门忠烈。”老皇帝说着,似乎微微陷入了回忆里,“他很小的时候,大将军出征在外,他被接进宫中教养。就养在朕的母后跟前。”

“那时候朕已经很大了。”他年长程平遥11岁,程平遥8岁入宫的时候,他已经被册立为太子。

那时候他每天要上朝,要上课,要学习为君之道,要学习治国之策,他很忙,忙的对于程平遥并算不上太好。

可是程平遥很黏他,只要有空,总是喜欢跟在他身后,像个...甩不掉的尾巴。

“他...”老皇帝面容和缓的笑了一下,“他从小就想上战场,想要像他的父辈祖辈一样,策马扬枪。他总是跟朕说,等他长大了,要为朕镇守一方。”

赵承安不知道老皇帝为什么跟他说这些,说这些程平遥从来也没有提及过的事情。

他很难想象,在他心目中,厚重如山,雄浑如云般的程平遥,年幼轻狂时的模样。

老皇帝说起程平遥的时候,语气很轻,带着一丝丝的追忆,这样充满了想象意味的话语,让赵承安不知道如何接。

“他后来真的上了战场...”老皇帝恍然道,“从朕登基的那一天走的,到今三十四年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后来已经很少想起他了,至多是在接到军机要报的时候,才会记起那个说为他镇守一方,要当大将军的小少年。

“他走的时候,痛快么?”老皇帝转头突然问道。

赵承安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痛快么?

“将军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赵承安想了想沉声道,“他将边关看做家,将大禹看做一切,他,到死也没有后悔过。”

“......”老皇帝默了一瞬,看向赵承安,“你同他有点像。”

“那一天,你跪在大殿上,就和他当年一模一样。”

都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都是浴血不肯低头的血性,有些别人不能企及的信念。

或许就是那一刻,他才会对三皇子狠下了心。

赵承安不知道老皇帝和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他心中隐隐有所感觉,却又不能完全明了。

直到老皇帝一言不发的让他退下时,赵承安都仍旧未曾想通。

他拱手退下,阔步而行,离开的背影是那样的坚决。

老皇帝似乎又透过时间,看到了那个背影。

也是这样,昂首挺胸,坚定又刚硬,带着一往无前,绝不退缩的孤勇。

“希望,你的眼光没错。”

那一瞬间赵承安似隐隐听到了老皇帝的喃喃自语,却没有回头,只是越发阔步的离开了。

“怎么了?”许是他愣神的太过明显,李延泽担心的问道。

赵承安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皇上未曾怪罪,有些...受宠若惊。”

李延泽闻言放下心来,点了点头,“是啊,其实,父皇...是个好皇帝。”

说罢,两个人都默了一下,李延泽顿了一下,转而说起其他,“封赏的圣旨约莫明日早朝便会公诏下去。”

“你的府邸也已经安排好了...”李延泽顿了顿,“就是之前程将军的府邸,按理说不应该,不过程将军的官邸被朝廷收了回来,我想着,你应该愿意的,便做主奏了上去...”

“谢谢你。”赵承安顿了顿,认认真真的致谢道,“这件事,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李延泽斜了他一眼,轻哼了一声,“我若是图你人情,你现在怕是连命都要折给我半条。”

这话说的不错。

若不是有李延泽相助,扳倒三皇子也不会如此顺利。

即便这其中他也有得利,可是人情就是人情。对于他人的好,赵承安心中总是记得清明。

“总还是要谢谢你。”

赵承安说的认真,李延泽张了张嘴,叹了口气,算是收下了赵承安的一礼。

马车走上主街,外头人来人往的喧闹,马车里的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