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借阵回赵村(1 / 2)

加入书签

两大两小一行四人来到“听竹”之后,果然看到有一处山体被劈开了一些,露出一个不小的开口,即使四人并排进入都绰绰有余,难怪体型庞大的夔牛也能进来。没有点灯的山体之内本该是漆黑一片,但此时阳光透过山顶的裂缝洒了下来,却也照亮了洞内些许。

虞渊看到地面被刻上了一个直径大约六七丈的巨大阵法,没错,并不是画上的!阵法走势刻得不浅,形成凹槽,还积攒了一些雨水。虞渊细细端详阵法,看这刻绘手法,很像用于千余年前,曾经盛行一时的帝王陵墓守护阵法,刻绘完成之时以活人鲜血献祭凹槽之中,可将阵法启动,护佑陵墓隐匿百年之久。但这种刻绘手法法过于复杂,若是一人完成,耗时极长;若是多人共同完成,稍有差错,阵法便不能成,更容易造成死伤,故而早在千年之前,就逐渐被其他方式取代,久而久之自然就失传了。

又观其阵法中蕴含的术法并不简单,贸然为之,极有可能会被其中的肃杀之气削成片。

所以,此处为何会用失传的手法刻绘一个如此凶险的传送阵法?而且,又为何会刻在流波山这个夔牛最喜欢生活的山中?观其损耗程度,并不似久远到千余年前的人刻下而保存至今的,最多也就五六百年的样子。难道,次术并未失传,只是未曾现世?又是谁,为了什么这么做?

虞渊沉默不语,陷入沉思,想要找到可以启动传送阵的方法。

“虞渊,我们走吧。”听到长空在前方唤他,虞渊抬头望向声音来处,见长空已经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圆阵中心的的祭坛之上,快步上前。

“你知道怎么启动此阵?”

“很简单。”说罢,长空咬破左手食指,滴血入阵,汇入雨水之中。只见以祭坛为中心,圆阵的凹槽中渐渐泛起血色,向圆阵外围移动,直到整个圆阵仿佛被红色浸染之后,祭坛之中升起一层金红色的光亮,笼罩住站在中心的四人。

虞渊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片光亮,不禁眯起了眼睛,几个呼吸之间,就感到方才漂浮的双脚重新触到了地面,才缓缓睁开眼睛。忽而发现,不知何时长空已经一手搂着他的腰,把他护在身侧,他另一手则拉着豆芽,豆芽又拉着豆丁。这看着,怎么像是一家四口外出郊游的模样?虞渊抬头望进长空看着自己的双眼,只见他漆黑如夜的瞳孔之中,倒映着自己的脸,一阵热气冲上脸颊,赶紧推开长空,后退了一步,道:“多谢。”

“不必。”长空也收回了搂住虞渊的手。

此处已是赵家村后山地界,距离当初他被传送至流波山的地方不远。四人整了整衣衫,看大家都平安无恙,就齐齐向赵家村走去。一路上两个孩子特别开心,蹦蹦跳跳跑在前面引路,不时还指着一棵棵光秃秃的树不停说着他们平时如何在这里爬树摘山果,抓蝴蝶,抓蚯蚓玩。

长空但笑不语,静静和虞渊并排走着。

虞渊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幕,缓了缓心神,询问道:“你怎知如何启动阵法?你可知,那阵法及其凶险,如果做错一步,我们大家都会出事的。”

“是吗?我以为没那么复杂。月余前,我和夔牛打了一场,它逃至山中,我跟踪而去,见它身上流的血汇入阵中就这么启动了,幸好我及时跟上,发现它逃脱之后袭击了这两个孩子,才能救下他们。如果不用血祭,还能如何启动?”虞渊闻言,眼皮直跳。当然还有许多方式,一般首选的方式都会是用自己的灵力尝试催动阵法,再不济,也可能敲敲打打,也许就碰到机关开启阵法。像血祭这样的,往往都是下下策,你怎么知道阵法会不会把你吸干?万一刻绘之人极其阴毒,设下什么阴险的圈套暗门,鲜血一旦将其触发,他们必然反应不及,他倒是不怕,大不了拼一场,可身边还有两

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童在,怎么想都让虞渊不禁后怕。长空这厮,果然是个疯子,运气也不是一般的好。不过转而又想,也幸亏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能追着夔牛跑,能够那么容易就发现了启动阵法的方式,还阴差阳错下救了两个孩子,他们现在才能安然无恙。

“算了算了,以后你得先告诉我一声再行动,不然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长空闻言,眼睛一亮,嘴角上扬,道了一声:“好。”

前一天晚上村里人眼见着虞渊消失无踪,跌跌撞撞地回了村长家,围在一起谁都睡不着,谁也不知道虞渊是不是也死了。但又想到他临走之前说的那些难以理解的话,还说会带两个孩子回来,他们还是寄予了一点点希望。

村里人起得早,已经开始煮饭,准备起一天的营生。原本守在村长家一整夜的那些人再也撑不住睡意,三三两两回了各自家里补眠。

“阿哥,别等了,早饭做好了快来吃吧。”村长赵大的媳妇儿端了两碗粥和一些小菜上桌,招呼赵大过来吃饭。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毕竟丢了的两个娃都是她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但孩子没了,大人不能也没了。赵大这月余跑动跑西为了找回孩子付出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怕赵大还要担心她的情绪,她只好强装坚强镇定。可天底下毕竟总有些事情根本不是他们这种普通人可以做主的,他们除了自己安抚自己还能做什么。

赵大叹了口气,端起粥碗,感觉没有什么胃口。

突然门外传来小童清脆的叫声:“阿娘!阿爹!”

赵大刚举起的筷子颤抖了一下,他看向自己的媳妇儿,“你听见了吗?”

“听,听见了。”两人双双转头向门外看去。

之间远处有四个人,两大两小往这边走来,两个小的跑在前面还边跑边手舞足蹈叫着他们:“阿娘!阿爹!我们回来啦!”

“豆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