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别墅的主人 与 案情进展(5)(1 / 1)

加入书签

五月底的天烦躁闷热,仓库里灰尘慢悠悠地飘着,在月光和微弱的路灯下,被染成脏兮兮的纱巾。再加上没有空调风扇,空气不流通的空间让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侦查员汗流浃背。最可怕的是夏天的蚊子大量繁衍,活像没有填饱肚子的吸血鬼般死命地叮着人类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吸血就吸血吧,可它们为什么还要叫呢?那如紧箍咒似的“嗡嗡”声烦不胜烦,让四点休息的黎梓斌头痛欲裂,早知道就带瓶花露水过来了。

接着,上级一个通知把黎梓斌从蚊子海中捞出来,扔到另一片苦海中去。

视频资料取证组经过上千个监控视频的调查,发现嫌疑人李锦在凌晨1点左右的时候进入了郊外的大龙村里。最后一个监控显示他走进了一条村小道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据了解小道是个死胡同,里面也没有别的监控。因为黎梓斌所在的位置离大龙村比较近,就命令他先去调查,剩下的人继续蹲守,后到的抓捕一组会在目的地与他会合。

困得不行的黎梓斌只能叹息自己的运气不好,吴华成拍了拍黎梓斌的肩膀:“黎仔,辛苦了,好好干,争取这案子结束后回到支队。”

黎梓斌点点头,在两个同伴的同情下拿走吃剩下的食物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来到村小道的黎梓斌并没有发现李锦,里面确实是个死胡同,房屋紧挨着房屋,没有可以逃脱的空隙,那么李锦有可能躲在村小道的某个村民家里。

现在黎梓斌只身一人,单独行动是不科学的,他只好找个容易藏身的地方等待一组的人。郊外的空气比较好,明月就快西沉,灰蒙蒙的天空看不到几颗小星星,再过一个小时天边就会有日出,夏天的洪卢市总是天亮得很早。周围静悄悄的一片,时不时传来蛙鸣。少有的几盏路灯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投下昏暗的黄光,十几只飞蛾在灯盏外盲目地转着圈。

睡眠不足的黎梓斌只觉得有点头昏脑涨,他想吸口烟提提神,但又怕火光暴露目标,于是把手里的面包啃了来补充一下糖分。之后他就边拍着那些嗡嗡作响的蚊子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大龙村地处偏僻,山路比较多,洼洼坑坑的泥沙地给村子的交通添了不少麻烦。虽然最近村子里正准备铺路,但到现在还没施工。在村小道的路面有不少的行人走过的痕迹,新的足迹盖住旧的,还和几道车子印交叉在一块。黎梓斌边张望着有没有人会路过边走到村小道的路口,蹲下来借着手机的灯查看,发现除了三轮车和单车的痕迹外还有汽车的轮胎痕。黎梓斌摸了摸被压出来的泥,有点湿湿的,看来车子的印记还很新。

在这种交通不便的地方,汽车应该很少进来,监控没有拍到李锦出来的身影,那么他有可能在进去后叫了网约车,这里光线暗,监控拍不到车里的人也是有可能的。

这么想的黎梓斌把情况和猜测上报给领导,接着抓捕一组的人就来了。鉴于现在环境昏暗,行动不便,为了不给村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不打草惊蛇,他们决定等天亮村民都醒了的时候再行动。

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蹲点守候,村民已经起床工作了,侦查员也开始了走访摸排。后来视频资料组那边发来了消息,在凌晨两点有一辆顺风车进来过,几分钟后又出去了。警方根据车牌号联系到顺风车的车主,他表示在那时间段确实接过大龙村的单子。那时他是打算回家的,看到单子时又想要赚多一点,虽然地段偏僻,但还是去了。调看了车主的行车记录仪,乘车的人确实是李锦。根据车主描述,李锦上车时说他卡里没有钱,想要把单子取消,到达目的地再付现金,车主没想太多就答应了。他可能想到警方会查他的网上交易记录,就选择用这个方法逃脱警方的追查。至于现金的来源,估计是在路上从路人身上顺来的。

李锦坐车时有好几次都是在快到达目的地时又改变要去的地方,兜兜转转的在快四点的时候在一家酒店前下了车,消失在监控范围内。就在六点时,警方在大东地铁站的监控里发现了李锦的行踪。

现在的时间是6:45,地铁站在6:10就开始运营,李锦有可能乘地铁到外区了,要是被他逃到外省,想要逮捕他就更难了。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们浪费,抓捕组的人立即行动了起来。

……

5月23日中午12点,从学校出来的麦苞芷骑车回家,经过越明立交桥底时突然感到一股寒气从脊骨尾部窜到后脑勺。这种感觉麦苞芷非常熟悉,几乎每年都会遇上那么几遭。

就在麦苞芷骑过的那条路的旁边有一片树丛,她放好自行车后顺着感觉走进去。走了十多米,她就看见一棵树旁有一个粉色的书包。绕过树丛,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出现在麦苞芷眼前,她就像一条抹布一样被随意丢弃在肮脏的泥土上,身上有多处划痕,斑斑血迹早已凝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