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终极报案人(1)(1 / 1)

加入书签

在23日的早上七点,大量的警力赶往大东地铁站,开展了大范围地排查,却一无所获。明明拍到了李锦在地铁站入口的画面,却没有在地铁站里的任何一个监控看到他的身影。视频组的人对所有的视频看到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安检附近发现有一个和李锦的身形、走路姿态都很相似的人,他穿白色短T恤、戴口罩、背着一个红色的织布袋,身上的长运动裤和李锦的差不多。视频组的人认为李锦进地铁站时在监控的盲区脱了身上的衣服,原先李锦是带着灰色行李包进站的,现在行李包有可能就放在织布袋中,至于他那些物资是从哪里来的,警方猜测是在找不到他的那段时间通过某些途径得来的。

然而后面的视频也没有看到那个疑似李锦的人,就在警方对此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地铁站勘察的黎梓斌找出了藏在男厕的行李包,里面放着黑色的卫衣、白T恤和运动裤。视频组立刻查看厕所附近的监控,最终锁定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棒球帽、口罩、藏蓝色POLO衫还有西裤。之所以认为这是嫌疑人李锦,不仅是因为身形姿态相似,还有他走路时不停地压低棒球帽的行为和一眼就看出是把里外翻转了的织布袋,虽然那织布袋里外的颜色不一样。他的出现也很可疑,查不到他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嫌疑人在6:18乘地铁离开了,这不到十分钟的伪装逃跑就让警方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来调查。

正当专案组准备查找李锦的逃离方向时,谷俞区公安分局联系了他们。就在中午12点多,有人发现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死在了越明立交桥底下,初步判定是被奸杀的,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和附近监控拍下的画面,很大几率是昨晚被越宿警方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的李锦。这个消息让警察们看到破案的希望,同时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懊恼和悲伤,如果他们早日把犯人抓住,那个小女孩就不会遇到这种事。

随后,30多个民警驱车前往谷俞区,黎梓斌也在其中,通宵查案的他在警车上休息片刻,勉强恢复了些精神。下车后在谷俞区公安分局会议室里开了个紧急会议,洪厉景召集了专案组的主要成员对案情进行了分析。

小女孩奸杀案的报案人叫麦苞芷,这让专案组的人感到诧异的同时却又觉得合情合理,毕竟案发地就在谷俞区。虽然她只是个十六岁的初中生,但是在很久以前她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洪卢市的公安机关。还被警察私下叫成了“终极报案人”,这个称号也真够中二的。当初黎梓斌进队时,吴华成吴警官就重点跟他说了这个人。

而他在听到“麦苞芷”这个名字时几乎是脱口而出:“包子?什么包子?好吃吗?”

不出意外地招来了吴警官的一巴掌:“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我跟你说认真的,你以后要是接到这个人的报案,你得注意,这可能是件大案。”

黎梓斌在心里嘀咕,是哪个父母不长心,给女儿取了这么个名字,也不怕被祖宗十八代骂,一个翘舌音、平舌音读不准就变成“卖包子”了。

据说还有人去统计了这个女孩报过的案件,从2009年8月份开始到今年5月份,七年间她一共报案八十九起,平均每个月一起。交通事故24起,聚众斗殴5起,诈骗22起,赌博12起,涉黄9起,孩童拐卖2起,吸毒贩毒6起,枪支买卖2起,抢劫案3起,杀人案3起,还有一起父母过失致孩童死亡案。除了“过失致死案”,其它案件的罪犯都成功被逮捕和被判刑了。

听说她每次上下学都能遇上抢劫和交通意外,可大都只是路过的,和她完全没有关系。要怪只能怪她的侦查力和法律意识太强了,总是能察觉别人平常没留意到的事情。

就拿2011年3月份那件公交劫持案来说,那天她因为值日留到六点才离开学校,当她走在马路边的行人道时,遇上一辆完成任务后空驶返回的高峰车。麦苞芷就在那一闪而过的瞬间睹见了司机和另一个人的不正常举动,于是在十字路口追上了等红灯的公交车,看清楚司机旁站了一名男子,他一手抓住司机的肩膀,一手似乎拿着什么东西顶着司机腰部。

男子看起来很激动,满脸通红还对司机大吼大叫,麦苞芷立刻就报了警。警察介入调查后迅速抓获了犯人,原来犯人精神有问题,以为有人要追杀他,就趁着公交车准备空车返回时上了车,用刀挟持了司机,大喊着要司机开快一点。

在那个角度,监控根本拍不了犯人拿刀的画面,路人和旁边车辆也完全看不清楚状况。也幸亏麦苞芷敏锐,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麦苞芷报的案大部分都很可疑。就拿诈骗案来说,有一半都是电信诈骗。

众所周知,电信诈骗破案率都很低。因为电信诈骗和传统犯罪有很大的区别,不像普通的盗窃、抢劫、杀人有犯罪现场,有痕迹物证,有刀、有枪或者有现场存在着的蛛丝马迹和线索。

而电信诈骗是远程的、非接触式的。犯罪分子和受害人确实不需要打照面,运用现代的很发达的通信技术还有网银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作案。留给公安机关的确实有诈骗电话和涉案账户,但是这些电话和账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全都是假的,它是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的一个假象。

这些手机号码都是随时随地可以买得到的不记名手机卡,显示的座机号码大部分也是网络虚拟电话,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显示出银行或公安局的电话,然而实际上都是虚假的,是由犯罪分子手动设置上的,它既能蒙骗受害者又能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有的甚至还可以通过境内、境外的服务商、服务器来层层转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