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3 章(1 / 2)

加入书签

纪堂虽然正在和申行他们交谈,侧过去的余光却一直留意着阿玉。见她上了马车,他和这些年轻官员们又说了几句,就准备出发了。

他性子豁达,不喜伤春悲秋,故而此番离去也看不出什么难过来。他向在场的诸位官员拱手作别,这便跨上了马,挥手给队伍下了一个出发的命令。

韩潜在外敲了敲马车壁,道,“夫人,这就启程了。”

阿湘忙开口应了一声,韩潜一挥马鞭,他们的马车便在道上行了起来。

漫天大雪,阻碍了他们行进的路程;车轮撵过雪地,发出有规则地声响。

咸阳城一纵一横,他们要先过了一段咸阳大街,再转向横贯驰道,出了咸阳城西门,便是往北地郡去的道路。

阿玉在车中刚坐了不多时,只听马车外传来了阵阵齐声的高呼,她仔细分辨,听那声音似是在向纪堂高呼公子。

接下来,马车行进的速度越来越缓,慢得像是要趋于停滞。

阿湘诧异地望了阿玉一眼,阿玉向她微微颔首。见得了公主的首肯,阿湘将帘子打起了一半,两人顺着空隙向外望去。

他们出了咸阳宫城不久,此刻刚转到城内的主街上。

正值一日之晨,路上的人正是渐多的时候。阿玉他们的马车从宫城之内排成一列渐次驶出,而在队伍最前面那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子,赫然就是大公子。

纪堂的出现,顿时吸引住了一众的目光。

住在皇城之下,耳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宫中流传的各类消息。咸阳城中的百姓们早就得知,在新年伊始,大公子因直言劝谏而被王上罚至北地郡,协助西北军戍边。秦人最是爱护爱戴他们的大公子,此时见了纪堂,个个心内都是一腔的不舍,于是他们都自发围了上来,人群夹道簇拥着纪堂的队伍,高声呼喊送别公子。

刚好阿湘将帘子打起,露出了阿玉半张秀美的侧脸。传言大公子夫妻伉俪情深久矣,公子受罚,夫人不愿一人独居咸阳,更是自愿追随公子北上边疆。大公子娶妇就在数月之前,咸阳的民众至今仍犹记公子夫人那娇滴滴的模样,现在亲眼瞧见夫人就在后车之中,众人一时不禁群情激动,呼喊之声络绎不绝。

他们一边向着纪堂高声问候,一边向着车中的阿玉大声见礼,场面之宏大,仿佛再大的风雪也阻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秦人的敬辞都很简短,阿玉听到有些在祝福他们路上平安,有些在祝愿公子到了西北后旗开得胜。

阿玉被这些秦人打动了,她向阿湘示意,命她把两侧的帘子全部卷起。

冷风呼啸,迎面就吹在阿玉的脸上,她却面上带笑,半点也没露出不适之色。

阿玉看着这样的场面,忽地就想起她被纪堂迎进咸阳城的那天,那时也像如今这般,他纵马在前领着队伍,她就端正地坐在婚车里,而路边的民众们就这样高声的欢呼。只不过那时是秋天,天气晴好;谁想到不过半年,他们就要从这里离开了。

周围的民众见夫人把帘子全部打起,向他们回礼致意,更是受到了鼓舞。车中的夫人容貌出尘、目光可亲,只见她温柔地向两边望去。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夫人把自己望进了眼里。

现场的欢呼声越来越高,气氛越来越热烈,队伍也越来越难行。

正在这时,一队身着玄甲的士兵们分列两排,加急从阿玉他们的队伍末尾赶了上来。那两排兵士们个个手持长矛,向着那些百姓就冲了过去,像是要强行把他们驱散。

只听外面的呼喊声突然变了调。阿玉忙向后望去,只见一群玄甲卫不知何时冲了上来,他们无所顾忌,直接将矛尖对准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为了开路更是横冲直撞,她一颗心不由纠了起来。

街上山呼海应,突现乱象。纪堂打马从队伍前头向后而来,他刚赶到阿玉的马车旁边,刚看了阿玉一眼,一只利矛便凌空插了过来。纪堂身下的盗骊重重地嘶鸣一声,前蹄掀在了空中,双足飞踏,就把对面的那个兵士踹飞了出去。

阿玉一惊,转瞬间却见他又勒住马绳,连人带马安稳地立在了一边的地上。

纪堂皱了皱眉,忽地伸手在空中把马鞭抽出个爆响,把冲上来的兵士大声喝退。

那些玄甲卫再要开道,一见纪堂阻在前面,他们纷纷跳下了马背,向大公子见礼,动作之间收敛了不少。

纪堂却理都没有理他们,他大声指挥自己的卫队,先行把两边的民众疏散开来。民众们听大公子号令,纵是不愿,依旧忙不迭都退至了街道的边上。玄甲卫们见民众退了下去,这才把手中的长矛收了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