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口头婚约(2 / 2)

加入书签

“你可知,我为何来蓉城?”他轻声问。

君瑶说:“圣上钦派观风使。”

明长昱轻哂,“此其一,圣上执政不久,派遣督察御史使了解各地情况也是必然。只是,我来蓉城,还为一件私事。”

君瑶暗暗乜他一眼,心想他的私事与自己何干呢?

正欲说话囫囵过去,却听他说道:“我与你说过,侯府与楚家有几分渊源。”

君瑶点点头。

“这渊源,可大可小,可忽略,也可重视。”他背着月色,深邃的眼底清辉不进,他停下马,与她对视。

君瑶不解,也连忙拉了缰绳。她心底思索着,什么渊源,是可大可小的?楚家曾为京中名族,与侯府有几分攀联也应正常,而听明长昱话中的意思,似乎另有深意。

明长昱微微倾身,身形掠影之鸿,他轻笑道:“侯门,曾与楚家,有一门口头婚约。”

君瑶怔住,愣了一瞬,才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口头婚约,当真可大可小。侯门贵府,皇室宗亲,想要攀附的贵女不计其数,又怎会在意如今已落魄的楚家?

君瑶沉默,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不言不问。

他直身,重新端坐于马背上,信口问:“你觉得,这门婚约如何?”

君瑶想到楚夫人的女儿楚玥,若真允了这门婚约,楚玥岂不是要嫁与明长昱?

君瑶摸不准明长昱的意思,便中庸地说道:“侯爷贵胄,任谁嫁与你,都是三生有幸。”

明长昱对于她的奉承并不领情,他轻哼一声,策马便走。

马在青石街道上踏足小跑,马蹄阵阵,片刻间就引来武侯的警惕。君瑶担心落单,被武侯误解自己犯禁,便加紧马腹,快速跑到明长昱身后。

这片刻间,一行武侯便严阵迅速地围了过来。

当先一人拦住明长昱,厉声问:“什么人?可有手令?为何深夜在此?”

明长昱没什么耐心和他说道,直接亮出令牌。

为首的武侯提高灯笼,探过来照亮看清楚了,脸色惶恐地退回去行礼,连带着围在一旁的武侯也纷纷跪下。

“免礼,”明长昱淡淡地说道,见众人都起身后,他下马,对为首的武侯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找你。”

那武侯脸色微微一白,拱手行礼,“但听侯爷吩咐。”

“先让其余人继续巡夜吧。”明长昱说。

为首的武侯立即吩咐其余人继续巡夜,待街道安静之后,明长昱问道:“长宁街失火当夜,周边几条街道的情况如何?”

武侯恭敬而肯定地说道:“卑职亲自带人巡夜看守,那一晚,无人出坊,街上除了有手令的郡守府车夫之外,没有其他人犯夜。”

他微微咬牙,又笃定地说道:“卑职所言句句属实,卑职所安排的巡夜武侯,在几条街口分散巡逻,若有人通过,一定会被发现。”

“如此,”明长昱也不再询问,翻身上了马。

那武侯躬身退开,为他让路。

君瑶也策马跟上。夜间无人,道路宽阔,猎猎之风拂面,令人精神振奋。

两盏茶光景后,两人便回了郡守府。

进入青竹苑,明长昱立即唤了明昭。

“查一查郡守府的矿业,尤其是这些年新接手的旷。”他脱下外衣,披上宽松常服,解下躞蹀,摘下腰间佩玉,继续道:“顺道将其他产业也查一查。”

“这事儿简单,”明昭立即应了,“侯爷可是要看郡守府产业的账目和人事往来?”

“都要,”明长昱慢慢地斟了茶。

明昭狐疑:“侯爷可是为了查案?”

“我只是好奇,”明长昱喝茶,轻声道:“郡守府的人,到底站在哪一边。”

明昭眼珠子转了转,从袖中拿出手札,“侯爷,这是长宁街失火当夜的调查卷宗,要去给君姑娘看吗?”

明长昱说:“时辰不早了,明天再给她吧。”

明昭似笑非笑,唇轻轻一弯,又说道:“假山湖畔水里的东西都捞起来了,”未等明长昱开口,他便勾唇一笑,“我懂,时辰不早了,明日再给君姑娘看。”他拖着一团布包,“侯爷,这里面可有凶器,你当真……”

“给我,”明长昱手一伸,将布包拿走,慢慢打开。

“侯爷,我还是想不明白,就这几样东西,怎么会弄出个厉鬼来,”明昭愁着脸,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你只能做我的跟班侍卫,君瑶能和我一同查案。”明长昱信手将布包裹好,扔给明昭,“收好……”顿了顿,又拿了回来,“放我这儿。”

明昭恭敬地应是,心头却嘀咕着,又交代几句,退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